医学

单选题哪项不是蓄血证的病机是()A 血蓄膀胱,气化不利B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C 阳明病,其人喜忘D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题目
单选题
哪项不是蓄血证的病机是()
A

血蓄膀胱,气化不利

B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

C

阳明病,其人喜忘

D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比较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


正确答案: 二证均为蓄血证。太阳蓄血证,为太阳之邪不解,随经入腑,热与血结于下焦,以致出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阳明蓄血证,为阳明邪热与久有之瘀血相结于肠内,心神失养,故见喜忘,大便虽硬而易出,其色必黑。太阳蓄血多为“新瘀”,而阳明蓄血为“本有久瘀血”,也即内有“宿瘀。”两者成因和临床表现虽有差异,病机均为邪热与瘀血相结,故治疗均用抵挡汤。

第2题:

下列哪项症状不属于温病蓄血证的临床表现?()

  • A、少腹硬满疼痛
  • B、大便色黑
  • C、神志如狂
  • D、舌质紫暗
  • E、苔黄腻浊

正确答案:E

第3题:

太阳蓄血证的小便特点是( )


正确答案:A

第4题:

哪项不是蓄血证的病机是()

  • A、血蓄膀胱,气化不利
  • B、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
  • C、阳明病,其人喜忘
  • D、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正确答案:A

第5题:

膀胱蓄血证服用桃核承气汤后出现尿血是正常反应吗?()

  • A、是
  • B、不是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动态制冰系统()。

  • A、板冰机;
  • B、片冰机;
  • C、金属盘管外融冰系统;
  • D、冰晶式蓄冰系统

正确答案:C

第7题:

何为“蓄血证”《伤寒论》中见于什么病证?


正确答案:即瘀血证,大多是素体下焦血行不畅,内有瘀滞,当太阳病不解表热内陷,则热邪与瘀滞相搏,从而形成“热结膀胱”的下焦蓄血证。见于桃核承气汤(如狂、少腹急结)抵当汤(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抵当丸(少腹满、小便利)

第8题:

下列哪项是小蓟饮子的主治证()

  • A、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 B、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 C、热毒炽盛血分之尿血
  • D、下焦蓄血证
  • E、肠风下血证

正确答案:A

第9题:

何谓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如何?


正确答案:太阳蓄血证是太阳病腑证之一。因太阳病表证失治或者误治后,邪气不解,循经入里而化热,深入血分与血结于下焦的证候,谓之太阳蓄血证。
《伤寒论》论及太阳蓄血证的原文主要有106、124、125、126条。关于太阳蓄血证的成因病机,根据原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124条“太阳病六七日……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125条“太阳病”及126条“伤寒有热”等所述,可知本证形成于太阳病之后。太阳病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深入血分与血结于下焦,而瘀热内结则是其病机。
太阳蓄血证是太阳经腑表里同病。其临床既有表证仍在之发热恶风寒等表证;又有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少腹硬满等瘀热互结之里证的表现。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蓄血的轻重、病势的缓急分为三种证型辨治:
①蓄血轻证原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表证未解,邪气随经入里化热,深入血分与血结于下焦故致此证。患者既有表邪未解之表证,又见少腹急迫结痛,烦躁不安、时有神志错乱如狂,舌红瘀紫,渴饮便秘等的瘀热内结之里证。惟其瘀热初结且较轻浅,在邪正交争过程中,若瘀血自下,邪热可随瘀而去,病有自愈之机转,故称“血自下,下者愈”。若病情稍重,瘀热不能自下者,当用药物调治。惟其时表证未解者,应暂缓攻除瘀热,以免随引邪内陷,宜遵先表后里之法,待表证解后,纯属瘀热里证时,才可用桃核承气汤泻热逐瘀。
桃核承气汤是治疗蓄血轻证的主方。方中桃仁活血化瘀,大黄苦寒泻热,逐瘀通经,芒硝泄热而软坚散结,桂枝宣阳行气、通经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泻热逐瘀之效,适用于蓄血轻证。服药后,患者大便出现轻度溏泄,这是瘀热下泄之征。
②蓄血重证原文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患者虽然表证仍在,但是精神失常、神志完全逆乱而发狂,并见小腹硬满,小便自利或身体发黄,舌红紫暗,脉沉涩滞或沉结等。“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言其成因及病机。其瘀热互结较深、病势较急、病情较重,属太阳蓄血之急重证。虽属表里同病,但里证急重,故径取抵当汤破血逐瘀泻热而治其里。
抵当汤以水蛭、虻虫破血逐瘀,桃仁、大黄逐瘀通经、泻热导下。四味集活血化瘀药之大成,力峻效猛,可直抵病所攻而荡之。惟适用于蓄血重证而病势急迫者,服药后,瘀血当随之而下。
③蓄血缓证原文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此证瘀热内结虽较重,但病势较缓。临床以发热、少腹满、小便自利,舌红紫暗,脉沉涩或沉结等为辨证要点。故治以抵当丸,泻热逐瘀,峻药缓图。
抵当丸药物组成与抵挡汤完全相同,但水蛭、虻虫各减少了1/3,桃仁增加了1/5,病情将汤剂改为丸剂,其破血逐瘀泻热的作用也较抵挡汤缓和,故为逐瘀泻热之缓剂。患者服药后,“晬时当下血”,一昼夜后瘀热才可能攻下。

第10题:

下列哪项病证应先里后表()

  • A、热痞兼表证
  • B、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
  • C、阳明蓄血证兼有表证
  • D、太阴病兼有表证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