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简述胰腺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及缺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胰腺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及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患者大量呕血,经输血后血压正常,胸部X线及心电图检查均为正常,为查明出血原因,拟采用下列各项检查,安排的顺序,哪项最合适

A.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腹腔血管造影

B.内镜检查、腹腔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C.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腹腔血管造影、内镜检查

D.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腹腔血管造影

E.腹腔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粪便潜血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取联苯胺少许,溶解在2ml冰醋酸中,加3%过氧化氢溶液2-3ml混合即配成试剂,用一牙签在粪便的不同部分,取一绿豆大小的粪便,分别排列在1-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于小粪块上各加试剂一滴,60秒内观察结束.无潜血的粪便不呈现色反应,呈现蓝色反应者为阳性临床意义,对于出血性胃肠疾病.如出血性胃肠炎,胃肠溃疡及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第3题:

临床疑为胰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A、超声

B、MRI

C、ERCP

D、CT

E、血管造影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肌张力减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小脑病变及肌原性病变,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和锥体外系病变,前者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后者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第5题:

简述胰腺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及缺点。


正确答案: 临床意义有:
⒈小胰腺癌的确定诊断。2cm以下的小胰腺癌其它检查方法很难确定,而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其特异的血管造影征象可以确定诊断。
⒉根据血管造影所见,能比较确切地判断肿瘤的浸润范围,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适应证。
⒊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血管造影检查,根据两者不同特征的血管造影所见,一般可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
⒋胰腺肿瘤与邻近脏器及后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血管造影时,根据病变部位血供来源易于鉴别。
⒌胰岛细胞瘤血管造影的诊断率最高。
缺点有:
⒈纤维化少的胰腺癌与以纤维化病变为主体的慢性胰腺炎其血管造影可显示类似改变,常造成鉴别诊断的困难。
⒉小胰腺癌发生部位接近胰内动脉主干时,血管造影容易发现。而沿胰腺中轴方向发生者难以诊断。
⒊此检查方法为有创性检查。

第6题:

简述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及损伤部位,区分神经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2)作为临床康复评定的指标。
(3)通过多导纪录到的表面肌电图可用于了解步行训练中肌肉的启动和持续时间,判断动作是否协调和兴奋性是否足够。此外,尚可通过肌电图进行疲劳测试。

第7题:

复方泛影葡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对比剂,使用部位及用量:排泄性尿路造影为();周围血管造影为();心血管造影为();脑血管造影为();胃肠检查为()。


正确答案:0%或76%一次20ml;一次10~40ml;76%40ml;60%20ml,分两次注射;76%30~90ml

第8题:

胰腺癌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是( )

A.B超

B.CT检查

C.X线钡餐造影

D.核素扫描

E.选择性血管造影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常见音叉试验的检查目的、结果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林纳试验RT(RinneTest)比较受检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可出现三种结果:①气导>骨导,即RT(+),可见于正常人或感音神经性聋患者;②气导<骨导,即RT(-),可见于传导性聋患者;③气导等于骨导,即RT(±),可见于中度传导性聋或混聋患者。韦伯试验WT(WeberTest)比较双耳骨导听力,可出现三种结果:①偏向患侧或较重侧,可见于传导性聋患者;②偏向健侧,可见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③两侧相等,可见于正常人或两耳听力损相等的患者。施瓦巴赫试验ST(SchwabachTest)比较受检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可出现三种结果:①骨导延长,即ST(+),可见于传导性聋患者;②骨导缩短,即ST(-),可见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③骨导相等,即ST(±),可见于正常人。盖莱试验GT(GelleTest)检查镫骨是否活动,可出现两种结果:①音叉声在由强变弱的过程中有强弱波动,即GT(+),可见于正常人;②没有强弱波动,即GT(-),可见于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的患者。

第10题:

临床疑为胰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 A、CT
  • B、MRI
  • C、超声
  • D、血管造影
  • E、ERCP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