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单选题与中耳的传音功能有关的是()。A 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B 中耳内的肌肉C 两者均有关D 两者均无关

题目
单选题
与中耳的传音功能有关的是()。
A

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

B

中耳内的肌肉

C

两者均有关

D

两者均无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咽鼓管的作用是:()

  • A、传音
  • B、引流中耳分泌物
  • C、平衡中耳与大气压力
  • D、无特别作用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与中耳的传音功能有关的是()。

  • A、鼓膜的实际振动面积
  • B、中耳内的肌肉
  • C、两者均有关
  • D、两者均无关

正确答案:C

第3题:

对咽鼓管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B、传音作用

C、引流作用

D、防声作用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参考答案:B

第4题:

多选题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是()
A

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B

传音作用

C

引流作用

D

防声作用

E

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简述中耳的传音功能及发生增压效应的原因。


正确答案:中耳是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及咽鼓管等结构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尤为重要。声音传导的主要途径是: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窗进入内耳。此外,鼓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空气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声波经鼓膜到卵圆窗传递途径之所以传递效能高,是因为声波振动经这一传递系统时发生了增压效应,补偿了由声阻不同造成的能量耗损。中耳增压效应与鼓膜、听骨链和卵圆窗的结构及功能有关。鼓膜的特有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能够将声音如实地传导,能够与声波同始同终,很少有残余振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而成。锤骨柄附于鼓膜,镫骨板与卵圆窗相接,三块听小骨形成一个两臂之间呈固定角度的杠杆。长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骨长突,两臂长度之比为1.3﹕1。该杠杆系统的支点刚好是在听骨链的重心上。因而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高。当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到卵圆窗时,振动幅度减小,但压强增大1.3倍。另外,鼓膜振动面积大于卵圆窗的振动面积,约相差17.2倍。因此,经听骨链的传递,声波从鼓膜到卵圆窗总增压为22.4倍(17×1.3)。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从而调节中耳内压力使鼓膜处于正常状态,进而保持听骨链正常的增压作用。

第6题:

声导抗测试是通过测量中耳传音机构的声阻抗--导纳来评估内耳和脑干听径路功能的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简述中耳的结构组成及其传音功能。


正确答案:结构组成:中耳内为鼓室,内含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并由肌肉相连组成听骨链;咽鼓管由部分硬骨、部分软骨和纤维所构成,并带有黏膜皱折,从中耳鼓室向下、前、内延伸至鼻咽部。
传音功能:听骨链结构是:锤骨柄附着于鼓膜上,锤骨头附在砧骨上,砧骨又附在镫骨上。声波撞击骨膜,引起锤骨柄和整个听骨链的震动。听骨链的杠杆结构使得震动传递过程中增加。之后镫骨再与卵圆窗作用,进行内耳的传递。

第8题: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是()。

  • A、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 B、传音作用
  • C、引流作用
  • D、防声作用
  •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正确答案:A,C,D,E

第9题:

简述中耳的传音功能及发生增音效应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中耳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而不失真地传递到内耳的淋巴。
产生增压效应的原因:
①鼓膜有效振动面积(55mm2)与前庭窗膜面积(3.2mm2)之比约为17∶1,当听骨链传递的总压力不变,则作用于前庭窗膜上的压强增大17倍。
②听骨链杠杆长臂(锤骨柄)与短臂(砧骨长脚)长度之比约为1.3∶1,其短臂一侧压强增大1.3倍。     
结果:声波通过听骨链的有效传递,其增压效应(压强↑)达到22倍(17×1.3≈22倍)。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耳的结构组成及其传音功能。

正确答案: 结构组成:中耳内为鼓室,内含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并由肌肉相连组成听骨链;咽鼓管由部分硬骨、部分软骨和纤维所构成,并带有黏膜皱折,从中耳鼓室向下、前、内延伸至鼻咽部。
传音功能:听骨链结构是:锤骨柄附着于鼓膜上,锤骨头附在砧骨上,砧骨又附在镫骨上。声波撞击骨膜,引起锤骨柄和整个听骨链的震动。听骨链的杠杆结构使得震动传递过程中增加。之后镫骨再与卵圆窗作用,进行内耳的传递。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