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

问答题【病例摘要】患者,男,40岁。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及黑便。查体: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辅助检查:WBC5.5×109/L,N0.55,L0.44,RBC5.5×1012/L,Hb167g/L,ALT587U/L。【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

题目
问答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40岁。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及黑便。查体: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辅助检查:WBC5.5×109/L,N0.55,L0.44,RBC5.5×1012/L,Hb167g/L,ALT587U/L。【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黄疸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鉴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
(2)右上腹轻压痛。
(3)WBC5.5×109/L,N0.55,L0.44,RBC5.5×1012/L,Hb167g/L,ALT587U/L。
二、西医鉴别诊断
黄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轻度的食欲不振,无皮肤瘙痒,黄疸轻度短暂,颈淋巴结常肿大,白细胞总数往往增多,有大量异型淋巴细胞;而本病食欲不振显著,可有皮肤瘙痒,黄疸较显著,少见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有少数异型淋巴细胞,二者不难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患者湿热内蕴导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呈浓茶色;湿热阻滞中焦,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则神疲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均为湿重于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暑湿当令,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
2.中医疾病诊断黄疸。
3.中医辨证诊断湿重于热。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清热利湿,化浊运脾。
2.所选方剂名称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藿香12g、白豆蔻12g、陈皮12g、苍术15g、厚朴15g、半夏12g、茵陈蒿15g、车前子15g、茯苓12g、薏仁20g、黄芩12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隔离、注意饮食卫生。
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
3.抗病毒治疗可用干扰素等。
4.护肝药物可用水飞蓟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绞窄性肠梗阻

A.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B.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常伴有粪臭物

C.呕吐物呈褐色或血性

D.呕吐为溢出性

E.喷射状呕吐


正确答案:C

第2题:

某低位小肠梗阻的患者,可有腹胀、腹痛、剧烈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的症状,其呕吐物的性质应是下列哪~种

A、呕吐棕黄色带粪臭的内容物

B、呕吐大量胃、肠、胰液和胆汁的内容物

C、剧烈呕吐胃内容物后呕吐血液

D、呕吐大量酸酵宿食

E、喷射性呕吐


参考答案:A

第3题:

【病例摘要】周某,男,40岁,已婚,干部,于2004年8月31日就诊。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为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遂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与黑便。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舌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5×10[]~9.gif/L,N55.8%,L44.2%,RBC5.5×10/L,Hb 167g/L。肝功能:ALT587μmol/L,TBIL192.1μmol/L。【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鉴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请与萎黄相鉴别(中医执业医师)。


参考答案:患者姓名:周某 性别:男 年龄:40岁 职业:干部 婚况:已婚主诉: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现病史: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为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遂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与黑便。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体格检查: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形态:无异常;语声:无异常;气息:无异常;舌象: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象:脉濡数。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皮肤、巩膜黄染头部及其器官:无异常颈项:无异常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无异常腹部(肝、脾):右上腹轻压痛二阴、脊柱四肢: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5×10/L,GR55.8%,LYM44.2%,RBC5.5×10/L,Hb 167g/L。肝功能:ALT 587U/L,TBIL 192.1μmol/L。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诊断为黄疸。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而致发病。湿遏热壅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呈浓茶色;湿热阻滞中焦,脾失升清则神疲乏力;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皆为湿重于热之象。中医鉴别诊断: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其重要特征。黄疸应与萎黄相鉴别。黄疸的发病与感受外邪或病后有关;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主症为目黄、身黄、小便黄。萎黄的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西医诊断依据:1.年轻男性,急性起病。2.临床症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色,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3.查体:T37.2℃,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上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5×10/L,GR55.8%,LYM44.2%,RBC5.5×10/L,Hb 167g/L。肝功能:ALT 587U/L,TBIL 192.1μmol/L。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鉴别,后者亦有黄疸,肝功能损害,但多有持续发热,游走性、复发性大关节炎等肝外表现,患者无乙肝感染史,免疫学中自身抗体相关检查多呈阳性表现。诊断:中医疾病诊断:黄疸,阳黄。中医证型诊断:湿重于热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12g 白豆蔻12g 陈皮12g 苍术15g厚朴15g 半夏12g 茵陈蒿15g 车前子(包)15g茯苓12g 苡仁20g 黄芩12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1.休息,营养支持。2.抗病毒,保肝利胆,抗感染,抗炎,调节免疫,对症治疗。签名:

第4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40岁。 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及黑便。 查体: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 辅助检查:WBC5.5×109/L,N0.55,L0.44,RBC5.5×1012/L,Hb167g/L,ALT587U/L。 【答题要求】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
(2)右上腹轻压痛。
(3)WBC5.5×109/L,N0.55,L0.44,RBC5.5×1012/L,Hb167g/L,ALT587U/L。
二、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患者湿热内蕴导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呈浓茶色;湿热阻滞中焦,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则神疲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均为湿重于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暑湿当令,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
三、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
2.中医疾病诊断黄疸。
3.中医辨证诊断湿重于热。
四、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清热利湿,化浊运脾。
2.所选方剂名称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藿香12g、白豆蔻12g、陈皮12g、苍术15g、厚朴15g、半夏12g、茵陈蒿15g、车前子15g、茯苓12g、薏仁20g、黄芩12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隔离、注意饮食卫生。
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
3.抗病毒治疗可用干扰素等。
4.护肝药物可用水飞蓟素。

第5题:

A.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B.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常伴有粪臭味
C.呕吐物呈褐色或血性
D.呕吐为溢出性
E.喷射状呕吐

高位性肠梗阻

答案:A
解析:
由于回盲瓣关闭,肠内容物只能进不能出,形成闭袢型肠梗阻,由于结肠血供不如小肠丰富,加之壁薄,即使是单纯性梗阻也容易发生局部坏死。

第6题: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B.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常伴有粪臭味

C.呕吐物呈褐色或血性

D.呕吐为溢出性

E.喷射状呕吐

低位性肠梗阻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40岁。
患者2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及黑便。
查体:T37.2℃,P85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
辅助检查:WBC5.5×10/L,N0.55,L0.44,RBC5.5×10/L,Hb167g/L,ALT587U/L。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黄疸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
(2)右上腹轻压痛。
(3)WBC5.5×10/L,N0.55,L0.44,RBC5.5×10/L,Hb167g/L,ALT587U/L。
二、西医鉴别诊断
黄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轻度的食欲不振,无皮肤瘙痒,黄疸轻度短暂,颈淋巴结常肿大,白细胞总数往往增多,有大量异型淋巴细胞;而本病食欲不振显著,可有皮肤瘙痒,黄疸较显著,少见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有少数异型淋巴细胞,二者不难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湿热内蕴导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呈浓茶色;湿热阻滞中焦,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则神疲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均为湿重于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暑湿当令,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急性病毒性肝炎。
2.中医疾病诊断 黄疸。
3.中医辨证诊断 湿重于热。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化浊运脾。
2.所选方剂名称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藿香12g、白豆蔻12g、陈皮12g、苍术15g、厚朴15g、半夏12g、茵陈蒿15g、车前子15g、茯苓12g、薏仁20g、黄芩12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隔离、注意饮食卫生。
2.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
3.抗病毒治疗 可用干扰素等。
4.护肝药物 可用水飞蓟素。

第8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的呕吐为()样呕吐。

A.喷射状

B.呕吐物呈酸味

C.呕吐物呈咖啡色

D.呕吐物呈鲜红色


正确答案:A

第9题:

病例摘要:史某,男,37岁,已婚,工人,于2011年11月10日就诊。 患者3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为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遂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与黑便。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7.2℃,P85/min,R20/min,BP130/85mmHg。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查血常规:WBC5.5×109/L,N55.8%,L44.2%,RBC5.5×1012/L,Hb167g/L。肝功能:ALT587U/L,TBIL192.1mmol/L。 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历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


正确答案: 基本资料:史某,男,37岁,已婚,工人,于2011年11月10日就诊。
主诉:巩膜及皮肤黄染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呕吐为非喷射状,伴胸闷腹胀,神疲畏寒,并出现全身皮肤及双眼黄染,遂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无腹痛、腹泻,无陶土便与黑便。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肝炎及结核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无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T37.2℃,P85/min,R20/min,BP130/85mmHg。
发 育正常,营养中等,神疲不振。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叩诊呈清音,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5/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柔软,右上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 (阴性),肝区叩击痛(阳性)。全腹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WBC5.5×109/L,N55.8%,L44.2%,RBC5.5×1012/L,Hb167g/L。肝功能:ALT587U/L,TBIL192.1mmol/L。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中医诊断为黄疸。
中医辨证依据:根据患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等,辨为阳黄之湿重于热证。
病 因病机分析: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湿热由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而致发病。湿遏热壅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湿热 下注膀胱,则小便呈浓茶色;湿热阻滞中焦,脾失升清则神疲乏力;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皆为湿重于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年轻男性,急性起病。
2、临床症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色,神疲乏力,伴恶心、呕吐。
3、查体:T37.2℃,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上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阳性)。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5×109/L,N55.8%,L44.2%,RBC5.5×1012/L,Hb167g/L。肝功能:ALT587U/L,TBIL192.1mmol/L。
西 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黄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黄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轻度的食欲不振,无皮肤瘙痒,黄疸轻度短暂,颈淋巴结常肿大,白细胞 总数往往增多,有大量异型淋巴细胞;而本病食欲不振显著,可有皮肤瘙痒,黄疸较显著、少见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有少数异型淋巴细胞。二者 不难鉴别。
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湿重于热)
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12g,白豆蔻12g,陈皮12g,苍术15g,厚朴15g,半夏12g,茵陈蒿15g,车前子(包)15g,茯苓12g,苡仁20g,黄芩12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调护:
1、消化道隔离。
2、注意饮食卫生。
西医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
2、抗病毒治疗 可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韦、阿地福韦等。
3、护肝药物 可用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

第10题:

绞窄性肠梗阻()

  • A、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 B、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常伴有粪臭味
  • C、呕吐物呈褐色或血性
  • D、呕吐为溢出性
  • E、喷射状呕吐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