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

问答题牙槽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

题目
问答题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A、掌指功能障碍
B、红肿热痛
C、有波动感
D、搏动性跳痛
E、破溃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关于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正确的是

A.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B.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引流
C.抗生素治疗无效且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切开引流
D.儿童颌周多间隙感染即使影响呼吸也应尽量避免切开
E.局部压痛明显的凹陷性水肿,但穿刺无脓液时不应切开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切开引流的绝对指征

A、感染早期即行切开引流术

B、局部肿胀、疼痛

C、有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D、脓肿已穿破,但局部仍有疼痛

E、牙源性感染1周以后


参考答案:C

第4题: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是什么?怎样进行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 切开引流指征: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切开引流的方法:局部浸润麻醉。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腮腺咬肌筋膜。脓液积聚于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如无脓液溢出,可用弯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因常伴有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冲洗后置橡皮引流条,以后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条。

第5题: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


正确答案: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有:
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
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
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
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
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
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
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第6题: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


答案:
解析:
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表面黏膜紧张、发红;触诊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液抽出者。

第7题:

牙槽脓肿切开引流术概述。


正确答案: 牙槽脓肿,是指急性根尖周炎发展到骨膜下脓肿或黏膜下脓肿,或者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进展到骨膜下脓肿或黏膜下脓肿。多由牙源性浆液性炎症发展而来,脓肿最初只限于根尖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在根尖附近的牙槽骨中。若炎症继续扩散,感染可由牙槽骨的骨髓腔扩散到牙槽骨的骨外板,并通到骨密质上的营养孔而达到骨膜下。脓液可聚集在骨膜下,后穿透骨膜达黏膜下,这时临床一般称为牙槽脓肿。

第8题: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早期切开引流指征A.体温升高B.白细胞数升高C.局部有波动S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早期切开引流指征

A.体温升高

B.白细胞数升高

C.局部有波动

D.局部发红,触痛明显

E.伴有排尿困难


正确答案:C

第9题:

试述口腔颔面部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正确答案:切开引流的指征是:
(1)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3~4天,腺源性为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
(2)局部肿胀明显,波动性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者;
(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第10题:

试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正确答案: (1)发病时间,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者;(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3)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者;(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以避免窒息;(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