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

问答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原则

题目
问答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参考答案:1.概念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日本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虫传播,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多为夏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留有后遗症。2.病原学 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病毒呈球形,核心含核心蛋白和单股正链RNA,核心被外膜包裹,主要含膜蛋白(M)和外膜蛋白(E)。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乙脑病毒是嗜神经病毒,在细胞质内繁殖。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不耐热,100℃2分钟或56℃30分钟可灭活,对各种常用消毒剂如乙醚和酸等都很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用冰冻干燥法可在冰箱中冷冻数年。3.流行病学(1)传染源 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包括猪、牛、羊、马、鸭、鹅、鸡等)是传染源,动物,特别是猪,是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 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3)人群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4)流行特征 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在我国,乙脑呈季节性流行,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月,集中暴发少,呈高度散发性。4.病理 本病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脑和脊髓,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的病变最重,病变部位越低,病变越轻。主要病理变化有脑实质中有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在炎症的脑实质中游走,起到吞噬及修复作用,如聚集成群,则形成胶质小结。脑实质及脑膜血管扩张、充血,大量浆液渗出至血管周围的脑组织中,形成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可形成栓塞,血循环受阻,局部有淤血和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严重时可形成坏死软化灶,严重者常不能修复而引起后遗症。

第2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隐性感染者

C、猪

D、候鸟

E、蚊子


参考答案:C

第3题: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营卫不和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C

第4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可称为

A、乙型脑炎

B、日本脑炎

C、细菌性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神经性脑炎


参考答案:B

第5题:

下列疾病中,均由蛛形纲蜱螨类传播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

B、恙虫病、森林脑炎

C、疟疾、恙虫病〖DW〗

D、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参考答案:B

第6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为

A、乙型脑炎

B、日本脑炎

C、病毒性脑炎

D、细菌性脑炎

E、真菌性脑炎


参考答案:B

第7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发热39.7℃,头痛,呕吐,昏迷,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巴氏征阳性。血象:WBC20×10\super9\nosupersub/L,N0.85。诊断为:

A.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

C.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

D.流行性乙型脑炎普通型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请叙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参考答案: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毒是—种嗜神经病毒。在我国,三带喙库蚊不仅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其储存宿主。家畜、家禽,尤其是幼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多数人为隐性感染,少数人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可维持数年至终生。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是当前保护易感者的主要手段。

第9题:

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治疗原则不包括

A、活血

B、豁痰

C、清热

D、开窍

E、熄风


参考答案:A

第10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1.一般治疗 住院隔离、防蚊、降温,注意防止继发性肺部感染等,加强护理。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昏迷者可予鼻饲。
2.对症治疗
(1)高热 采用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高热伴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疗程5~8天。
(2)惊厥或抽搐 处理包括去除病因及镇静镇痛。
(3)呼吸衰竭 依引起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必要时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要注意进行功能训练,可用理疗、针灸、按摩、体疗、高压氧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