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单选题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包括()A MRPB 会计电算化初级阶段C 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D 会计信息化阶段

题目
单选题
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包括()
A

MRP

B

会计电算化初级阶段

C

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

D

会计信息化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的发展阶段是从()年开始至今的。

  • A、2000
  • B、1993
  • C、1997
  • D、1995

正确答案:A

第2题:

简述中国税收发展的历程。


正确答案: 夏、商、周时代的贡、助、彻,是我国税收的雏形。《孟子〃腾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夏王朝的贡赋分为两种:一种是王室对其所属部落以及用武力征服的部落所强制征收的土贡。另一种是平民因耕种土地而向贵族或王室的贡纳。到了商代,贡法演变为助法,后者是与井田制相联系的一种力役课税制度。及至周代,助法进一步演变为彻法,每户农奴或平民耕种的土地,在收获之后,要以其中一定的产量交纳给王室。国家以贡、助、彻形式征收土地产物,既有税的因素,又有租的成份,具有租税不分的性质。
到了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开始对私田按亩征税,才正式确立起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从税收的历史可以看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税收,大都经历了一个由自愿贡纳到强制课征,再到立宪征收的逐渐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始终是课税的主体,国家政治权力对税收的约束力也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最终形成国家至高无上的课税权。

第3题:

我国电子政务与我国的信息化历程相继发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举例论述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早期(1920-1949年)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拍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从此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发展期(1950-1959)新中国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动画创作队伍,为中国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骄傲的将军》是中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从此确立了中国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发展方向。
第一高峰期(1960-1965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动画艺术家创作群体形成,动画片创作健康发展、精品迭出的时期。这期间上海美影厂大约生产了20部动画片,大体上确定了我国动画片题材形式的基本类型,并且形成浓郁的民族气息。
第二高峰期(1977-1989年)在这一时期,民族风格得到进一步强调,艺术样式更加丰富。同时这一时期也确立了“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
转型与再创业(9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仅注重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观念的转变,从以电影动画制作为主向以电视动画制作为主的模式转变。

第5题:

简述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会计电算化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
(1)应用需求单一
(2)软件功能单一
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1)应用需求多元化
(2)软件功能不断增加
会计信息化阶段(21世纪)
(1)应用需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
(2)软件功能:集成

第6题: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是()。

  • A、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
  • B、启动阶段--准备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
  • C、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展开阶段
  • D、启动阶段--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展开阶段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包括()

  • A、MRP
  • B、会计电算化初级阶段
  • C、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
  • D、会计信息化阶段

正确答案:A

第8题: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为()阶段。

  • A、“会计电算化”研究和试验
  • B、“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
  • C、“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融合
  • D、“会计信息化”向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西方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包括()

  • A、MRP
  • B、MRPII
  • C、ERP
  • D、会计信息化阶段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审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审计信息化的产生是审计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电子数据处理技术等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在1954年,美国就首次将工资计算用电子计算机加以实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进入了会计和管理领域。此后,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很早就对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除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信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审计信息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外,从审计工作自身的角度来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在原因:一方面,在电子数据处理(EDP)的初期,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无法或是很少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即使审计,也多是采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是由于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查错防弊为主发展到经营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同时,由外部审计向内部审计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