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时,外资比例不超过( ).

A.17%

B.33%

C.49%

D.80%


正确答案:C
18.C【解析】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时,外资比例不超过49%。

第2题:

中国在加入WTO时对政府采购承诺的内容不包括()。

A、中国有意成为GPA的缔约方

B、中国在加入WTO第二年通过提交附录1出价,开始加入该协议的谈判

C、中国自入世起立即成为GPA的观察方,并将尽快开始加入该协议的谈判

D、中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所有政府实体,以及专门从事商业活动以外的公共实体,将以透明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并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向所有外国供应商提供平等参加采购的机会


答案:B

第3题: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 )。

A.1/4

B.1/3

C.1/2

D.2/3


正确答案:B
答案为B。中国加入WT0时有两条关于证券业的重要承诺:(1)中国加入WT0三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2)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时,外资比例不超过49%。

第4题:

中国加入WTO后有哪些权利?


正确答案:(1)中国出口产品可享受最惠国待遇;加入WTO可以使中国产品在100多个成员中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WTO规则规定一成员方对来自或运往其它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侍遇,特权或豁免,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来自或运往所有其他成员方的相同产品;
(2)享受普惠制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3)可较好地解决中国与其它成员的贸易纠纷;
(4)可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

第5题:

讨论题:入世四年多来,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现实影响。


参考答案: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①将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②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③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④将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
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①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将产生较大影响;②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③政府对农业特别使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第6题:

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关税削减: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由入世前的21%降低到2004年的14.5%
(2)关税配额:对粮食、棉花、糖、食用植物油和羊毛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3)国营贸易问题:中国承诺将一部分配额分配给私营贸易企业,并将国营贸易企业未用配额再次分配给私营企业;
(4)农产品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入世后不对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
(5)国内支持:中国黄箱政策的微量允许水平为8.5%;
(6)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入世后,中国在进口卫生检疫措施上的透明度势必要加强。就出口方面来说,卫生与植物措施将是中国农产品扩大出口所会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


第7题:

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承诺,我们要按照WTO规则实施农业国内支持措施,其中“黄箱”政策支持不得超过“()的微量允许”水平。

A.8.5%

B.9.5%

C.7.5%

D.8%


答案:A

第8题:

根据我国政府对WTO的承诺,在加入WTO后的3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1/3。


正确答案:√

第9题:

根据WTO基本原则和中国的改革方向,中国加入WTO要进行哪些调整?


正确答案:加入了WTO,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将按照该组织的规则和国际惯例进行,大多数产业和部门将要直接面对国际竞争。首先是农业。需要发育城乡劳动力市场帮助农民转移出原来的部门,更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丰富土地资源,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工业。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应着眼于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选择与这种比较优势相一致的产业结构、技术道路与专业化分工格局。第三是服务业。核心是通过改革消除垄断,形成竞争局面。

第10题:

简述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现实影响。


正确答案: 有利影响
1.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
2.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3.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
不利影响
1.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2.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
3.政府对农业特别使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