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和局限性。

题目
问答题
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和局限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和局限性。


参考答案: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②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在对经济起积极作用的同时,
财政补贴还有以下等方面的局限性:
①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前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
②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③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试论政府经济调节能力的有限性。乏,国民生产总值低,政府取得的收入就少,其占GDP的比重也就水②收入分配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收入的规模也会随着政府收入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③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收入已完货币化,而货币收入必然受价格对币值的影响,因此,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政府收入的增减。


第2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参考答案: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增加市场购买力,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能够刺激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3)能够配合价格政策,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4)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各要点均须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第3题:

下列属于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的,是( )。

A.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B.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C.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D.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

E.财政补贴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不包括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第4题:

请论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 1.历史贡献
(1)是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的成果
(2)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时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
(3)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4)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原则
2.局限性
(1)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也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而忽视了人的因素,把工人看成只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
(2)没有把管理的对象上升到系统的层次上加以认识
(3)其着重点在于组织内部,对环境因素考虑较少

第5题:

关于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与经济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B.对科学研究的补贴说明财政补贴可以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C.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手段,范围与规模越大.其效用越大
D.财政补贴可以消除“排挤效应”
E.财政补贴的对象不包括私营企业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补贴支出。选项C错误,财政补贴是一种调节手段,其使用范围及规模有一个限度,否则,超过了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被削弱,甚至可能出现消极作用。选项E错误,财政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也可以是城乡居民,但不论补贴对象是谁,最终目的是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6题:

边缘应力具有自限性和局限性。(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答案:
解析:
一、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如科学研究的补贴)。

财政补贴既然是一种调节手段,使用范围及规模就有一个限度,否则,超过了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被削弱,甚至可能出现消极作用。
二、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
(1)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第8题:

在经济学研究中采用数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参考答案:一、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必要性
数学方法有两个最重要的优点:高度的精确性和铁一般的逻辑性。
由于数学方法所固有的精确性优点,采用数学方法可以精确地研究和描述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因而是对经济现象进行量的分析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采用数学方法有助于赋予经济范畴和经济概念以精确的定义。
由于数学方法所固有的铁一般的逻辑性,数学方法乃是进行科学推理的重要手段。运用数学方法,一方面便于从现有的理论中演绎出新的理论,收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准确地暴露出研究中的错误,以便加以匡正。
二、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分析手段,有它的局限性。
第一,作为多种学科的共有的分析手段,数学方法处于辅助的地位,所采用的数学方法的内容、形式、性质和效果均取决于该学科的性质。
第二,作为进行量的分析的手段,数学方法的运用要以质的分析为前提,相对于进行质的分析的方法,数学分析处于次要地位。
第三,作为一种纯属于形式逻辑范围的分析手段,数学方法服从于更一般的方法论准则。
总之,数学方法具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无论对任何科学,数学分析只能是一种起辅助作用的、居第二位的分析手段,经济学也不能例外。对数学方法的滥用与对数学方法的拒绝,是对待数学方法的两种极端态度,都不利于经济科学的发展。

第9题:

谈谈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 目的性:
计划经济在特殊时期,可以集中社会资源投入最需要的部门。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从理论上是建立在弥补自由市场经济缺陷基础上的,但实际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建立在落后国家如何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缩短自由市场经济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基础上的。
局限性:
(1)计划当局无法确定个人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
(2)计划当局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制定计划;
(3)生产要素按计划分配、产品平均分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4)庞大的官僚机构间、繁杂的计划间的协调本身就损失了效率;
(5)政府官员也有其自身的利益,在拥有大量权力而没有足够的制约时,就会发生腐败等行为。

第10题: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如何?请论述之。


正确答案: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1.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之处
2.旅游作为无形出口业的优越之处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1.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2.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外汇;
另一条是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为非贸易外汇。
3.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外汇。
(1)旅游外汇漏损的几种形式
(2)决定“漏损”范围和程度的情况
四、旅游与就业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研究表明: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北京市1987年饭店、招待所固定资产约2.2亿元,从业人员6.74万人,即相当于安排一个人就业需要固定资产3300元。仅相当于重工业的33.7%,轻工业的63.9%。
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旅游业的间接就业。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经济结构的发生改变。旅游消费涉及到的食、住、行游、购等多方面,为了与旅游者的消费相适应,必须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最明显的是直接提供旅游消费资源的各部门,如交通、通讯、轻工建筑及农业等,由此可见,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一定的影响。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过分依赖旅游业
3.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