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什么是原型法?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两者有什么不同?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原型法?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两者有什么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原型法?原型法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原型法是一种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合而为一的工作方法。原型法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系统得到亲身感受并受到启发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鼓励开发者改进和创造,通过不断交流来提高需求实现的质量和软件产品的质量。原型需求分析法是目的是为了双方能更及时、准确、真实地反馈信息,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更好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2题:

什么是生命周期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流程及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软件的生命周期指从软件开发任务的提出,经过软件开发、完成、投入使用、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一直到停止使用时止的整个过程。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中,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则和步骤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和维护。
1)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
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是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及用户的需求进行初步调查,明确存在的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研究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初步调查(2)可行性分析,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可行性(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是指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揭示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找出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再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新系统的目标,将现行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能实现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模型(2)分析和描述目标系统模型(3)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确定系统具体的实现方案。系统设计通常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
(1)概要设计,亦称总体设计,是指在系统分析说明书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总体结构,进行模块的划分,设计数据库结构,并定义各模块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接口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
(2)详细设计,这是指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对概要设计进行细化,采用设计工具详细描述功能模块内部的过程,确定模块间的详细接口。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即可进入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阶段建立的物理模型构造一个新系统,具体包括:购置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并安装调试;程序设计与调试;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试运行;操作员培训等。
5)运行和维护阶段
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维护工作又分为程序维护和使用维护。

第3题:

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案:原型法的优点表现在:更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需求不确定的情况;能较快的实现系统计本结构;开发成本低。
原型法的缺点表现在:为了加快系统开发速度,常常导致系统质量的下降;没有严格的开发文档,维护较困难。

第4题:

什么是假说—演绎法?与归纳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传统的归纳法是根据已知的实验现象。结果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需要再验证。

第5题:

什么是快速原型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快速原型法?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如何实施原型法?


正确答案: 快速原型法是一种快速,灵活,交互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学,它是为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对软件需求的极大增长而出现的.快速原型法的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来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的规格说明,用户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和试用原型而向开发者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
在利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新系统的开发通常使用原型法,分四步进行:首先快速分析,弄清用户/设计者的基本信息需求;然后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之后,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最后系统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第6题:

什么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法?


正确答案:软件开发严格按系统调查与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和废弃等阶段进行。

第7题:

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指的是什么?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型是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和看到模型的概貌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循环迭代,直到形成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第8题:

原型法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1)原型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引人了迭代的概念。
(2)原型法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的参与。
(3)原型法在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以及系统实现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需求可以不十分明确,系统功能描述也可以不完整,对于界面的要求也可以逐步完善:
(4)原型法可以用来评价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5)原型法可以用来建立系统的某个部分。
(6)原型法不排斥传统生命周期法中采用的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与传统方法互为补充的方法。

第9题:

什么是原型法?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的方法。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开发效率高;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但原型法也有以下缺点: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第10题:

什么是原型法?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两者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⑴原型法:它强调系统设计者与最终用户之间自始至终通力合作,用较短的时间完成问题空间定义后,采用一些适当的开发工具立即建立一个可运行的模型,然后交付用户使用,提出修改意见,再反复修改,完善产品的功能,形成最终产品。
⑵生命周期法:它将信息系统比做生物的一个生命周期,有开始、成长及结束等各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完成本阶段的工作以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⑶二者比较:
①原型法中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所有阶段,而生命周期法的用户只介入了系统分析阶段。
②原型法的用户可以及早接触和使用未来系统的原型,而生命周期法往往要经过数月甚至几年的开发时间,用户才能见到最终系统。
③原型法周期大为缩短,开发费用较少,而生命周期法周期长,费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