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什么叫“流动性陷阱”?当经济处于流动陷阱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题目
问答题
什么叫“流动性陷阱”?当经济处于流动陷阱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手中无论有多少货币都不会去购买有价证劵,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这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也不会再使利率降低。
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一国陷入低收入水平不断增强的状况时就被称为处于()。

A.不发达陷阱

B.流动性陷阱

C.非工业化陷阱

D.低资本化陷阱


参考答案:A

第2题:

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当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居民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

第3题:

当经济处于凯恩斯陷阱中时()。

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无效


参考答案:B

第4题: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流动性陷阱吗?


答案:
解析:
(1)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债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债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债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2)量化宽松政策指中央银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宽松政策本就是在利率逼近于零,经济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时所采用的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因而量化宽松政策不会导致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在于直接影响银行、企业和家庭外部融资的成本和可获得性,按照不同的作用机理,它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央行明确承诺政策利率将长时期保持低位;固定利率长期再融资操作;资产购买。在零利率下限处其作用机制如下:①美联储大量购买资产,有利于稳定投资市场的预期,由于在利率水平很低情况下,资产价格处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大量购买资产能减少投资者抛售债券的情况,从而使得社会的投资水平不至于出现较大的减少,减轻因为萧条对经济而带来的冲击;②美联储大量购买资产,有利于刺激国内总需求,其作用机制类似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政府的扩张性政策稳定经济。流动性陷阱本质是人们的预期在起作用。在利率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债券价格水平很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降并减少投资,政府发行的货币全部持有手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导致利率进一步下降,而量化宽松的政策正是通过影响人们对债券市场的预期,从而刺激经济的。

第5题:

根据流动性陷阱理论,当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后,扩张性货币政策由于无法导致利率进一步下降因此政策无效。然而当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市场名义利率接近零下限(名义利率不能为负)的情况下,美联储采取了以大量购买资产为主要特征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流动性陷阱理论是错误的?


答案:
解析:
非常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流动性陷阱理论是错误的。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 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 从而不能增加投资的一种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货币供 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和有效需求,常规的货币政策无效。 非常规货币政策存在的意义本身并不意味着流动性陷阱理论是错误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 了流动性陷阱的正确性,原因在于: ①流动性陷阱理论的存在,使得政府降低名义利率的政策失效,即常规的货币政策失效。为了 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运而生。 ②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或经济状况接近于流动性陷 阱的状况,因此只有在流动性陷阱下,非常规货币政策才有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才能更好地发 挥作用。 ③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与流动性陷阱存在的条件有所差别,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关 系,因此,在条件不同、环境不同、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下,不能简单地说非常规货币政策就意味 着流动性陷阱理论是错误的。

第6题:

如果利率水平处于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效力最大。()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区间( )。

A、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B、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C、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D、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答案:D
解析: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选D。

第8题: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什么是古典区域?


参考答案: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至某一不能再低的水平时,流动性偏好可以无限制地吸纳货币,流动性偏好成为绝对的现象。古典区域是指当利率高达某一水平时,人们的闲置余额将尽数投入债券,而使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的现象。


第9题:

根据流动性陷阱理论,当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后,扩张性货币政策由于无法导致利率进一步下降因此政策无效。然而当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市场名义利率接近零下限(名义利率不能为负)的情况下,美联储采取了以大量购买资产为主要特征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你认为在零利率下限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答案:
解析:
非常规货币政策是与常规货币政策相对应而言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在没有降 息空间或利率的市场传递机制严重受阻的情形下,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或膨胀 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行为,以保证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市场的 流动性。 在零利率下限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通过以下途径发生作用的: ①引导理论预期。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长期利率取决于短期利率的预期,因此长期 金融资产的价格一部分取决于对短期利率的预期,利用这一点,美联储可以改变投资者对短期 利率的预期来影响资产价格和经济走势。在实践上,主要是货币当局做出政策承诺,比如承诺 将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增强投资者信心,刺激经济。 ②改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例如中央银行从主要购买短期国债转而购买长期债 券甚至股票,这些在市场上的买卖会影响资产的相对价格,提高长期债券的价格,降低长期利 率,而购买股票则是中央银行直接向投资者提供流动性。 ③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大量购买债券甚至股票直接向市场注入超 额资金,维持低利率和创造新的流动性。

第10题:

假定经济体为IS-LM所刻画,政策当局执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画图说明以下几种情形下存在的挤出效应。 (1)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 (2)当政策当局紧盯利率时。 (3)当货币当局同时采用货币政策调节时,


答案:
解析:
(1)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因此LM曲线为水平的,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就会产生充分的乘数效应。利率不会随政府支出的变动而变动,因此投资支出不会发生削减,政府支出增加的收入效应不会受到抑制。如图1-8所示,经济体的初始位置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的A点,经济体的利率水平为i*,收入水平为Y*。假定在某一时刻,增加政府购买,IS曲线将向右平移到IS',与LM曲线重新相交于B点。由于LM曲线是水平的,经济体的均衡利率水平保持不变,而均衡的收入水平则从Y*上升到Y**。显然,这时经济体不存在挤出效应。

(2)当政策当局紧盯利率时,即要保证利率不变,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让利率提高,于是,政策当局会立刻停止扩张性的政策,导致完全挤出,不会有任何效果,如图1-9所示。

假定货币当局希望将利率固定在i0的水平,而IS曲线的位置如图1-9(a)所示。假设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为了保持利率“钉住”i0,则货币当局会移动LM曲线向右到达LM',并再计算所需的货币供给。因此,货币当局钉住利率时,其实是在调整货币供给以保持LM与IS相交于所希望的利率目标上,此时不存在挤出效应。 (3)当货币当局采用货币政策调节时,挤出效应可大可小,如果采用的是配合的政策,当货币当局也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时,挤出效应变小,如果采用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挤出效应变大。如图1-10所示,货币当局调节财政扩张时,IS曲线与LM曲线均向右移动,产量无疑是增加的,但利率未必提高。因此,该政策不一定对投资有任何不利的影响,即不一定存在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