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试述公共效益理论的假设及主要论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公共效益理论的假设及主要论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公共效益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出现后提出来的、强调政府加强管制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正、不公平和无效率或低效率做法的一种回应。上述观点有以下两个假设:一是市场本身是脆弱的和有缺陷的,如果让市场单独发挥作用,那么它的运行会缺乏效率;二是政府的干预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是什么导致市场本身的缺陷呢?公共效益论认为是市场中存在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中心论点。


正确答案: 1.媒介即信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媒介有冷热之分;
中心论点是媒介即信息。

第2题:

“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试述科学化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及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1918年博比特《课程》的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兴起。1923年查斯特的《课程编制》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得以形成。之所以称为科学化课程,主要因为其深受“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ilor)思想的影响。
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
博比特的基本主张:课程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准备经验。提出活动分析法就是把人的活动分解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并以此确立课程目标、组织内容的方法。博比特首次提出课程开发的概念,并确立了基本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美国的泰勒提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的目标模式。

第4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假定。


正确答案:经济人

第5题:

试述四联因素理论的基本论点。


正确答案:(1)致龋细菌;
(2)细菌进行代谢活动和形成牙菌斑的物质基础-糖类;
(3)细菌在牙面代谢和致病的生态环境-牙菌斑,牙菌斑使细菌发酵产生的酸在牙面达到一定的浓度(在临界pH以下)和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4)易感牙。

第6题:

试述企业管理理论中关于人性的主要假设及其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1)工具人,认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器所起的作用一样,管理的任务就是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象机器一样的工作。工具人是经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认识,虽然这些认识并非完全错误,但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难以激发人的积极性。
(2)经济人,这种假设从经济角度去寻找人类进行劳动的动机,认为人类不能完全等同于机械,人是受经济动机驱使的。虽然经济人的这种假设相对于工具人来说是一大创新,但由于人的这种经济需要只是基本的和低层次的,所以这种理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一定的范围内有其适用性,但是随着这种基本经济要求的满足,经济刺激的手段就会失去效力。
(3)社会人,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试验,纠正了一般管理者对员工不过是一个经济动物的偏见,证实了工资、作业条件与生产率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在社会上活动的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作为某一集团和组织中的一员,是一个社会的存在。他们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收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准的提高,而且作为人,他们还有七性六欲,还需用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还需要得到尊重。
(4)管理人,这种假设首先确定了人的活动的性质,认为人的活动都是一种决策,不论管理还是被管理,都是决策,这是一种对人的管理,人的价值的一种更全面的认识。其次,管理人的假设建立在每个人都有成就感的基础上。再次,管理人的这种观点承认个人具有自主性和个性,不仅个人要依赖团体,而且团体的存在和发展也依赖于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最后管理人这种观点要求通过适当的分权让每个人都拥有能够自主开展工作的天地。
(5)复杂人,这种观点综合了以往关于人性的假设,而且按照权变理论的观点,对人的本性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人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人,人的本性是复杂的。复杂人的观点首先强调由于人的需要各不相同,人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条件下,会体现出人性的不同方面,对于不同的管理的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需求的层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异,因而管理人也要因人而异。

第7题:

果树的成花理论主要有三种论点,这三种论点是()、()和()。


正确答案:成花物质论;营养物质论;遗传基因控制论

第8题:

试述在社会调查中理论假设有什么作用和如何形成假设。


参考答案:
假设亦称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客观现象所作的尚未经过时间检验的一种假定性的设想和说明。在社会学中,假设是研究者预先确定但尚未经过实践证明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命题。它是设计社会调查方案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假设是实际调查的指南,假设是搜集调查材料的向导,假设是调查过程中形成理论解释的重要环节。形成假设的一般方法有从实践经验中归纳出假设;从原有的理论演绎出假设;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促成假设。

第9题:

阐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正确答案: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他们主要论点有:
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第二,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第10题: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所谓经济人假定,即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动机,亦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基于这一假定,布坎南认为,通过类似的行为假设,我们也能够对集体选择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基本预测。他指出,政府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因为政府仍是一种人类组织,在这里做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这些人一样会犯错误。
因此,建立在道德神话基础上的国家政治理论一遇上“经济人”这一现实问题便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为此,我们必须从一方面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入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这样便使所有分析有了一个共同出发点:经济人——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面前进行选择时,他们将更愿意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