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判断题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 ( ) 。

A .向城市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B .走农业集约化道路,多吸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C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D .通过增加耕地数量安置农村劳动力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关于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会受到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多少的影响
C:农业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的成本一定会大于收益
D: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农业地区的劳动力外流程度高于高收入农业地区

答案:C
解析:
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流动,不仅取决于工农业收入差异,还取决于获得工业部门就业规会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就业机会,预期收益就会等于零,劳动力流动也就会停止。

第3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第4题: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 A、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 B、加快劳动力的转移
  • C、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的组织化程度
  • D、提高农民素质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

  • A、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 B、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的转移
  • C、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的转移
  • D、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向其他产业转移

正确答案:A

第6题:


[材料要点]
本题给出的资料是横标目有三级标目的表格,说明了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我国乡村人口、乡村劳动力人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等数据。
标题:我国农村劳动力情况
单位:万
横标目: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乡村劳动力人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比重、工业、建筑业、交通、餐饮)]
纵标目:1985、1990、1995、2000、2003年

从1985年至2003年,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A.7.3
B.10.2
C.18.1
D.36.2


答案:C
解析:
1985年农业劳动力为30352万人,乡村劳动力为37065万人,比重为30352÷37065×100%≈30000÷36000==83.3%;而2003年农业劳动力为31260万人,乡村劳动力为48971万人,比重为31260÷48971×100%≈32000÷48000==66.7%,约下降了83.3—66.7=16.6个百分点,最接近的选项就是C项。
[计算技巧]在计算中遇到带有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我们可以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以下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应用条件:取整法主要应用于乘、除法计算中:数据取整后计算时所产生的误差应远远小于选项间的误差。
[验证]30352÷37065×100%=81.9%,31260÷48971×100%=63.8%,81.9-63.8=18.1个百分点。

第7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人口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投入占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上升到()%,就属于现代农业范畴。


参考答案:40

第9题: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 A、表明农业劳动力利用的效果
  • B、仅仅从数量上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利用
  • C、是指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未利用的农业劳动力的比值
  • D、反映了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人均国民收入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相对越大。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