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多选题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A肌酶或肌钙蛋白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B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C急性胸痛;D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70%。

题目
多选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A

肌酶或肌钙蛋白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B

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C

急性胸痛;

D

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7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塞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
、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少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塞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C上下,很少超过39°C,持续1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若室性过早搏动频发(5次/min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RonT)时,常预示即将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一些病人发病即为心室颤动,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也时有发生。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严重者可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见,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者中。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前壁心肌梗死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说明梗死范围广泛,且常伴有休克或心力衰竭,故情况严重,预后较差。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常见血压下降,若无微循环衰竭的表现仅能称之为低血压状态。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 ,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20%的病人,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为次要因素,有些病人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参与。严重的休克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反复出现。
(6)心力衰竭:发生率30%~40%,此时一般左心室梗死范围已>20%,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室顺应性降低和心肌收缩不协调所致。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发病最初数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也可突然发生肺水肿为最初表现。病人出现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白色或粉色泡沫痰、出汗、发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第2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PTCA的分类。


正确答案: 1.直接PTCA:指PTCA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初治疗手段。
2.即刻PTCA: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即刻进行PTCA。
3.补救PTCA: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失败,症状持续,梗塞面积继续扩大,需紧急开通闭塞冠脉时。
4.延迟PTCA:指PTCA作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的常规治疗,但延迟1-10天进行。
5.择期PTCA:急性心肌梗塞后再发心绞痛或有心肌缺血客观指症时,行择期冠脉造影及PTCA。

第3题:

在急性胸痛中危险性最高的四个疾病是()

A、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胸膜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张力性气胸

B、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张力性气胸

C、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急性胸膜炎、张力性气胸

D、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包炎、急性胸膜炎

E、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栓塞、急性胸膜炎、肋软骨炎


【正确答案是】B

第4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 A、肌酶或肌钙蛋白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 B、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 C、急性胸痛;
  • D、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70%。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急性心肌梗塞灶显像


正确答案:发病两周内呈阳性影像。用于鉴别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灶。显像剂为99mTc-PYP.

第6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是缓慢的胸骨后隐痛。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正确答案: 1.心排血量降低:约20%~40%,休克时可减少30%~50%。
2.冠-冠反射:一支冠脉闭塞,附近侧支循环立即受到抑制,形成"广泛性心肌损伤"。
3.周围血管张力变化: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多,周围血管痉挛,心后负荷增加。
4.心脏收缩运动失调:梗塞部位可无收缩或收缩减弱,矛盾运动或不同步运动,对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产生影响。
5.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由于心肌缺血、坏死、运动失调,左室舒张容量增加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因此左房压力及容量上升,从而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瘀血。
6.微循环紊乱:AMI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为DIC发生的基础。
7.血容量改变:不能进食,血液重新分布引起血容量不足。

第8题:

患者女性,50岁,胸骨后严重疼痛6小时,心电图V1、V2、V3有宽而深的Q波,相应的导联ST段上抬,应诊断为;( )

A.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B.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C.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D.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

E.急性前壁局限性梗塞


正确答案:B

第9题:

如何鉴别肺梗塞与急性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1.病因:前者多为风心病房颤、恶性肿瘤、多发性或粉碎性骨折、盆腔手术、静脉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者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
2.体温:前者较高体温持续10d~14d。后者发热38°C±,48小时开始,持续7d~8d。
3.症状:前者有紫绀,气短,咯血,胸疼不放射但吸气加重、右心衰竭;后者气短,咯血,胸疼与呼吸无关,左心衰竭。
4.体征:前者黄疸、胸膜腔积液常见,心脏扩大,心衰,心房颤动、肺动脉压力升高,后者动脉粥样硬化。
5.X线检查:前者肺底云雾形,肋膈角消失,膈肌升高,肺不张,扇形阴影,肺A段突出,右心扩大;后者有肺瘀血、肺水肿。
6.化验检查:前者血胆红质常升高,sGPT﹥CK-MB;后者CK-MB﹥sGPT。
7.ECG://前者右室肥厚劳损,QRS电轴右倾,SⅠ、QⅢ、Ⅲ及右胸前导联T↓;后者S-T压低,S-T↑,病理Q有演变过程。

第10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征象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突然严重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⑵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⑶中老年人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排除其它原因者;⑷心电图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高尖、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