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单选题对符合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的人员,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元。A 1000B 2400C 2800D 3600

题目
单选题
对符合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的人员,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元。
A

1000

B

2400

C

2800

D

36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外籍人员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与中国公民相同。但是,外籍人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每月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再减去附加减除费用.共减免费用()元。

A、1600

B、3500

C、4200

D、4800


参考答案:D

第2题: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800

B.1500

C.1600

D.2000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经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2008年3月1日起生效。注意劳务报酬等的起征点是800元,大家要看清题目的问题。本题的知识点教材上没有列示,但大家应当作为一个常识掌握。

第3题: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4题:

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薪所得的纳税人,在计算工薪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除可按月减除2 000元费用外,还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其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现为( )。


参考答案:B

第5题: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减除费用4800元

B.减除费用5000元

C.减除费用5000元和专项附加扣除

D.减除20%的费用


答案:B

第7题: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处的2000元就是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下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 元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C.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减去合理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B
《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个人所得税法》2007年第二次修订后,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由1600元提到2000元,所以A选项不正确。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需要减除费用。

第9题: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中_丁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适用附加减除费用,但在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工作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对于某些特定人员,允许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统一减除基本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一定的附加减除费用,计算工资薪金所得。上述特定人员是指()。

A: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中方人员
B: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举办讲座,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外籍专家
C:应聘在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D:应聘在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中工作的中方专家

答案:C
解析:
对于下列四种人员,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统一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允许减除13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①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②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③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作、薪金所得的个人;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