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试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主要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提出的,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政府应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而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总供给总是和总需求保持均衡的。
(2)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和投资自然会有相等的趋势。他们的理由是:储蓄形成资本供给,投资形成资本的需求,当储蓄大于投资即当资本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下降,从而抑制储蓄,刺激投资,使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变;反之,当投资大于储蓄即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会上升,从而刺激储蓄,抑制投资,使投资大于储蓄的局面得到改变。总之,利率会作为调节储蓄和投资的杠杆使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因此,控制储蓄的漏水孔和投资的进水口就能使国民收入的流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便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即传统经济学,从萨伊到马歇尔一直抱住原始形式的萨伊定律不放,认为储蓄和投资总是连接在一起的,储蓄孔漏掉的水自然也就等于投资孔注入的水,投资恒等于储蓄,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流通过程中的国民收入永远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家也就没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凯恩斯主义则宣称:投资孔和储蓄孔之间并无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经常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经常等于总需求。关于这一点,凯恩斯用消费函数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来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越来越少,储蓄越来越多,造成总需求不足。因而管道中的国民收入会上下波动,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活动。
(4)传统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显然是互相矛盾的。为消除这种矛盾,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声称:投资与储蓄的相等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情况,而两者的背离不过代表特殊事例。因此,凯恩斯主义是传统经济学说的一个特例,两者在理论上并无矛盾之处,因此,西方经济学界中的新剑桥学派指责新古典综合理论是改头换面地回到了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参考答案:对

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2题: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因素的观点有( )。

A.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B.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即投资决定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C.凯恩斯学派的“流动偏好”理论

D.西方经济学派的投资决定理论

E.凯恩斯的经济通胀理论与调整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价格理论

D、生产理论


参考答案:A

第4题:

比较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均衡的分析(AD - AS分析)和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说明AD -AS分析如何推进了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


答案:
解析:
(1)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AE =Y。其中AE=C+I,Y=C+S。因此AE=y,即C+,=C+S,I=S。这就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如果I>S,则意味着计划总需求大于实际产量,厂商的非合意存货减少,为了增加合意存货,厂商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直至I=S;如果I

第5题: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成本理论

E.货币政策


参考答案:B, C, D

第6题: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涉及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提出持久收入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

C.弗里德曼

D.科斯


正确答案:C

第8题: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是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两部门经济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利率和价格水平既定时,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来推倒均衡国民收入。
其结论为:

如图所示:

描述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三部门经济,并把利率和投资看成内生变量,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解释。
如图所示:

揭示了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均衡时,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四部门经济,价格水平也是变量。
如图所示:


第9题: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提出该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
C.弗里德曼
D.科斯

答案:C
解析:
考点:持久收入理论。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第10题:

比较国民收入利息率均衡的分析(IS-LM分析)和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说明IS-LM分析在哪些方面得出了与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不同的结论。


答案:
解析:
(1)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AE=Y0。其中AE=C+I,Y=C+S,因此C+I=C+S,I=S。这就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如果,I>S,则意味着计划总需求大于实际产量,厂商的非合意存货减少,为了增加合意存货,厂商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直至I=S;如果I (2)IS -LM模型。IS曲线是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以r为纵轴、y为横轴的坐标系上,IS曲线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LM曲线是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以y为纵轴、r为横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方向右下方倾斜的。IS - LM模型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情况。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得到。 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如图14-7所示,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M,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抵制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上升。这四种调整使不均衡组合点最终趋向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

(3)综上所述,简单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息率不变,用乘法理论刻画财政攻策效应。该模型对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而IS - 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说明了利息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息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如何决定,并分析了利息率如何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仍然是总需求分析。IS - LM模型是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