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随着数理经济学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日益划分为()两个集团。

A.实证经济学家和规范经济学家

B.数理经济学家和文字经济学家

C.理论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

D.宏观经济学家和微观经济学家


参考答案:B

第2题:

凯恩斯是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总需求函数是指总需求水平和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凯恩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创立了宏观经济学
  • B、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 C、是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 D、创立了微观经济学

正确答案:D

第5题: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答案:
解析: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2)在IS -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是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5-12来说明怎样根据IS- 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5 -12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图(1)为IS - LM图,图(2)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依次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图(2)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依次为y2和r2。对应图(1)中的点E2,又可以在图(2)中找到D2。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图(2)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第6题:

宏观经济调控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总需求函数是指总需求水平和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
解析:

第8题:

“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他是个别商品和劳务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这一说法对否?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对。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购买商品的总量不断下降;而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则不断上升。这一性质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一致。但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单个商品市场的情况,但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意味着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但是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商品总需求量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是因为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汇率效应和税收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第9题: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佩第-克拉克提出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随着数理经济学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日益划分为()两个集团。

  • A、实证经济学家和规范经济学家
  • B、数理经济学家和文字经济学家
  • C、理论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
  • D、宏观经济学家和微观经济学家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