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名词解释题费雪效应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费雪效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名义利率=预期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这是哪一种思想的观点()。

A、费雪效应

B、哈罗德-凯恩斯效应

C、财富效应

D、收入效应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列哪种汇率决定理论描述的是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A、购买力平价

B、费雪效应

C、国际费雪效应

D、利率平价


参考答案:B

第3题:

贸易收支在货币贬值后先恶化再改善的时滞现象被称为( )。

A.费雪效应

B.时滞效应

C.蝴蝶效应

D.曲线效应


参考答案:D

第4题:

费雪效应


答案:
解析:
费雪效应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第5题:

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什么是费雪效应?


参考答案:名义利率则是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包括银行公布的利率,债券发行利率等。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息率。实际利率就是扣除了同期通货膨胀的利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引起的名义利率水平变动的效应称为费雪效应。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最先推导出的。
简单计算: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I =i - p
准确一点:
式中: I 为实际利率;i 为名义利率;P 为借贷期物价上涨率。
例如,某存款人存入银行 10000 元,名义利率为 10%,期限一年。到期的利息为 1000 元。而同期物价上涨了 7%,实际利息率应当是简单计算:实际利率=10%-7%=3%
准确计算:市场上名义利率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物价上涨率的预期,需要注意的是,名义利率变化并非同步于物价上涨率的变化。因为人们对价格变化的预期往往滞后于物价上涨率的变化,所以名义利率追随物价上涨率的变化也往往代有滞后的特点

第6题:

根据费雪效应,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将()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B

第7题: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 )。

A.预期理论

B.购买力评价

C.利率评价

D.费雪效应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影响汇率的因素除了ABCD外,还包括外币供给。

第8题:

货币危机的接触性传导也称为( )。

A.季风效应

B.传染效应

C.费雪效应

D.溢出效应


参考答案:D

第9题: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之为费雪效应( )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根据费雪效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

  • A、更多的实际货币余额
  • B、更高的名义利率
  • C、更高的实际利率
  • D、以上全都正确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