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单选题假设奥肯系数是2,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为4000单位,自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水平为()单位。A 增加税收B 减少税收C 增加货币供给D 减少货币供给

题目
单选题
假设奥肯系数是2,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为4000单位,自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水平为()单位。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货币供给

D

减少货币供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高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将低于潜在产出( )

A.0.025

B.0.03

C.0.035

D.0.04


正确答案:B

第2题:

根据奥肯定律,如果美国出现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2%的情况,那么其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表现为( )。

A.高6%

B.高4%

C.低6%

D.低4%


正确答案:C

第3题:

奥肯定律表明,实际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就低于潜在GNP( )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一国某年的就业量为A,潜在就业量为B,失业率为C,自然失业率为D,则l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当A=B时.C=0、
B.当A=B时,C=D
C.根据奥肯定律,若C高于D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2%
D.根据奥肯定律,若C高于Dl%,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5%

答案:B
解析: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l%.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C和D均错误。

第5题:

下列关于经济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B.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
C.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
D.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需求的扩张会带来价格的急剧跳升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之和。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加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为零。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远离充分就业状态时,会伴随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当经济接近或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由于各种经济资源供给陆续出现瓶颈,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接近或达到最大产出能力时,经济难于或无法供给更多的资源,需求的扩张只会带来价格的急剧跳升,而无法带来产出的增加。

第6题:

如果潜在GDP曾长率为2%,而实际GDP曾长率为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将会下降( )。

A.0.5%

B.1.5%

C.2%

D.5%


正确答案:B
解析: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现在实际GDP高于潜在GDP 3个百分点,则失业率下降1.5个百分点。

第7题:

奥肯定律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定律,下列有关奥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奥肯定律描述了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B.根据奥肯定律可以知道,一国高的产出增长与失业率的减少相联系,反之,低的产出增长则与失业率的增加相联系

C.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

D.奥肯定律描述了产出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假设奥肯系数是2,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为4000单位,自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水平为()单位。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


参考答案:C

第9题:

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 )

A.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
B.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C.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D.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间不可比较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某个国家在充分就业下的产出为5000亿美元,而自然失业率为5%。假定现在的失业率为8%,那么当奥肯系数为2时,根据奥肯法则,该国目前的产出为()亿美元。

A.4500
B.4600
C.4700
D.4900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