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

题目
问答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华严经》云:“欲求导师慧,究竟最胜道,甚深一切智,无上解脱王,勇猛勤精进,速发菩提心。”又云:“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律藏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罗汉师父与新度沙弥同行,师在前,沙弥在后背负行李。罗汉忽然观见弟子发大乘菩提心,愿于未来度苦海众生;遂接过衣物,令沙弥前行,己在后行。可见,虽为凡夫小儿,一发菩提心,四果罗汉也尊重服侍。
《大般涅槃经》喻:“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圹野守护导者。”《华严经》喻: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不管修禅、修净、修中观、修大圆满,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若能以这种心态时时摄持,哪怕只是听一堂课,其功德乃至佛果之间也是不会耗尽的;如果仅仅为了名食财色等人天福报,则来生仍然堕落。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


正确答案: 《华严经》云:“欲求导师慧,究竟最胜道,甚深一切智,无上解脱王,勇猛勤精进,速发菩提心。”又云:“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律藏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罗汉师父与新度沙弥同行,师在前,沙弥在后背负行李。罗汉忽然观见弟子发大乘菩提心,愿于未来度苦海众生;遂接过衣物,令沙弥前行,己在后行。可见,虽为凡夫小儿,一发菩提心,四果罗汉也尊重服侍。
《大般涅槃经》喻:“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圹野守护导者。”《华严经》喻: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不管修禅、修净、修中观、修大圆满,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若能以这种心态时时摄持,哪怕只是听一堂课,其功德乃至佛果之间也是不会耗尽的;如果仅仅为了名食财色等人天福报,则来生仍然堕落。

第2题:

大乘修行人需要具足哪几种善心?请具体解释。


正确答案: 要具足8种善心:
1)深信:对三宝、因果以及四谛十二缘起等善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2)极肯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不管是空性也好、四谛也好,有坚定不移的正见,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从内心深处对前后世的存在、三宝不可思议的功德等,断除邪见、怀疑、非理作意等违品,产生一种真实定解。
3)坚稳:信心、见解一定要稳固。
4)恭有礼:对佛法、上师、三宝有恭敬心。
5)知惭:我们一定要知惭有愧。
6)畏因果:相信因果报应不虚,害怕自己造恶业堕落,对此心生畏惧,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7)寂静:身体、语言及心态寂静调柔。
8)勤予乐:努力成办众生利益,使他们心生欢喜。

第3题: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请分别阐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
(2)举例说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并阐述二者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合情推理:在初中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时,我们通过将一个角平分对折,通过观察折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或进行测量,猜想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到一般规律。
演绎推理: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课,我们通过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两边相等,从而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使得定理更加严谨。
合情推理从推理形式上看,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从推理所得的结论来看,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就数学而言,演绎推理是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但数学结论、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因此,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第4题:

既然与凡愚相处有害无利,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否与大乘菩提心相违?为什么?


正确答案: 作为大乘修行人,不能舍弃众生,将他们置之不顾、抛之脑后,但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的行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可以展开,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行持,务必要掌握这个分寸。如果现在因缘没有成熟,尽量不要接近他们,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
这与大乘菩提心不相违。因为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非常强,如果自己没有定力,只会随顺他们,最后使道心彻底退失。我们应遵循佛陀的教言,内心中不能舍弃众生,但自己的菩提心受到影响时,行为上还是要值得注意,主要以自己行持善法为主!

第5题:

请以比喻说明,菩提心对忏悔罪业有极大的帮助。


正确答案: 如果有了菩提心,罪业再大也可以消除;如果没有菩提心,怎么样忏悔也收效甚微。
乔美仁波切有个比喻说,铁丸子虽然很小很小,但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同样,若没有菩提心摄持,罪业尽管微不足道,却可以让你堕落恶趣。空心的铁管虽然很大很大,但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同样,尽管你造的业非常可怕,可是若有菩提心,那么不会堕下去。

第6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什么才是最快乐的?


正确答案: 只要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乐的事情。或者说,在大恩上师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乐的。

第7题:

请举例说明:发菩提心的菩萨,为什么必须通达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


正确答案: 若没有通达一切学问,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饶益一切众生。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意思是说,菩萨若未精通五明,不可能获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尤其在利益众生时,为了制服对佛教具有成见者,也为了摄受与佛教有因缘者,菩萨必须通达一切知识,如此才能圆满自他二利。

第8题: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请分别阐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6分)

(2)举例说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6分),并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及关系。

第9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什么才是最快乐的?你觉得真是这样吗?


正确答案: 只要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乐的事情。或者说,在大恩上师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乐的。

第10题:

修世俗菩提心时,首先需要修什么?应该怎么样修?请以教证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首先要集中精力修自他平等心。若未修好自他平等,则自他相换等其他境界无法现前。只有懂得自他是平等的,才可以修出菩提心,如《学集论》云:“自他平等熟习已,能生坚固菩提心。”应该自己想怎么样,众生也想怎么样。仲巴司那坚问单巴桑吉尊者:“请开示一句可概括所有佛教要点的教言。”尊者对他教诫道:“你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就这样修推己及人吧!”所以应该尽量爱护所有的众生,依靠窍诀修持大乘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