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墨子“赈灾备荒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方面?

题目
问答题
墨子“赈灾备荒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墨子“赈灾备荒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积粟备荒。墨子认为,如果国家仓无备粟,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凶饥的危险。
(2)节用抗灾。墨子主张各级贵族的俸禄要根据灾情降低,以便节用抗灾。
(3)足财抗灾。所谓“足财”,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方法度过灾荒。

第2题:

郑观应颇具特色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

  • A、赈灾论
  • B、慈善论
  • C、济民论
  • D、养民论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墨子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其科学教育家的特性?


答案:
解析: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 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在时空理论的基 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 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 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 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 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髙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 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 性和严密性。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 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 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 定理。 (1) 墨子给出了力的定义,说:“力,刑(形) 之所以奋也。” (2) 墨子又给出了"动”与“止”的定义。他 认为“动”是由于力推送的缘故,更为重要的是, 他提出了“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 也。”的观点,意思是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 阻抗的作用,如果没有阻力的话,物体会永远运 动下去。 (3) 墨子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 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 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从表面观看它 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其实这是一种错 觉。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 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 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 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同 时,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明确指 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 是倒像。他还探讨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 光源的远近的关系,指出物斜或光源远则影长 细,物正或光源近则影短粗,如果是反射光,则影 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第4题:

提出“贵粟备荒论”的思想家是()

  • A、贾谊
  • B、晁错
  • C、董仲舒
  • D、李悝

正确答案:A,B

第5题:

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的战略高度看待社会的积蓄问题,提出了()

  • A、灾荒成因论
  • B、与民休息
  • C、富安天下
  • D、积粟备荒论

正确答案:D

第6题:

墨子的“赈灾备荒论”的分析。


正确答案: (1)墨子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饥寒交迫、多灾多难的原因。
(2)探讨了灾荒的程度鉴定问题及其社会影响。
(3)归纳总结了赈灾抗灾的主要方法。

第7题:

试析墨子别具特色的“赈灾备荒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墨子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饥寒交迫、多灾多难的原因。
(2)探讨了灾荒的程度鉴定问题及其社会影响。
(3)归纳总结了赈荒抗灾的主要方法。

第8题:

单机上用户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有哪些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单机用户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单机上用户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恶意攻击、木马程序、网站恶意代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漏洞等。除此之外,电子邮件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①电子邮件容易被截获
②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设计存在缺陷
应对措施:
防病毒和木马——防病毒软件,养成定期升级病毒库的习惯;
防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有端口扫描、拒绝服务(DoS)、窃取文件和安装后门。安装个人防火墙。
防网站恶意代码——网站恶意代码有两种形式:直接嵌入到网页源代码中或嵌入到特意构造的EMAIL中。常用VS和JS编写,利用IE缺陷执行,破坏主机或下载恶意程序,修改主页或修改标题栏,锁定注册表。使用超级兔子或360安全卫士。
电邮件安全——电子邮件被截取,唯一方法加密数据。

第9题:

贵粟备荒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贵粟备荒论的代表人物有:贾贾,晁错,耿寿昌。

第10题:

简述墨子的认识论


正确答案: 墨子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倾向是经验论,但对于理性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1墨子肯定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
2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先把“名”“实”问题提到了认识范围,并做了唯物主义论证。墨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反应实的,是第二性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
3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问题。判断利害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墨子认为这个标准有三个:第一个标准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个标准即“下元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个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4与认识论相联系,墨子在逻辑思想上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作为明辨是非,审察异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