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请示菩萨之因指何因而言?

题目
问答题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请示菩萨之因指何因而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请示菩萨之因指何因而言?


正确答案:因者事之动机与开始,果者事之终结与受报。现所处之苦厄,果报也,凡夫痴迷,身受方觉,所谓畏果也,虽畏无补。先所造之罪恶,因由也,菩萨有智,见始知终,所谓畏因也,畏可止造。

第2题:

缘觉又曰辟支佛,是未到菩萨境界,菩萨尚未称佛,因何辟支佛,有加一佛字呢?


正确答案:触缘而自悟者,简称曰独觉,梵语独曰辟支,觉曰佛陀,觉有大小种种不同,佛亦有藏通别圆之异。普通称佛者,多指三劫福慧,觉行圆满之佛,与辟支自有等差,如中国古代尧舜禹汤文武称王,周末七国之君亦称王,汉之诸侯亦多封王者,虽皆曰王,品位岂无别耶?

第3题:

下列佛教供奉的菩萨中.手持法杵如意棒.身骑六牙白象.以示威灵.能满足众生善愿.人称大德菩萨的是( ).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大势至菩萨


正确答案:B

第4题:

诸法因缘生,真如本性是何因缘生,众生是否有限,若无限那菩萨何能度空?


正确答案:‘诸法因缘生’是方便法,真如是无为法,何能以有为而生无为?经云:‘非因非缘亦非自然。’‘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古德偈云‘非因缘非自然,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象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众生有无问题,经云:‘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是明众生永不能尽。菩萨累劫随顺众生,度化众生,从不休息,经云:‘众生界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众生与菩萨,两皆无限也。

第5题:

常见病重者,极愿代为祈祷求佛菩萨加被,令其消除病苦,并增正信,然又恐道力微薄,未获感应反令众生疑惑佛菩萨之神力,不知平素修何法,存何心方遇事能得感应?


正确答案:凡受病苦,皆属夙孽,已熟之果,虽发忏悔,事已嫌迟,况自不悔耶?他人代忏,乃是忏者慈悲之心,自有功德,惟忏者得多分,被忏者得少分耳。然尚须被忏者信心生愧否则少分亦不感应也。凡属佛法,均有力量,不必分别,更应知佛法不可思议,业力亦不可思议,法力胜业力,则业可消,业力胜法力,则业不消。

第6题:

如来佛祖因()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 A、东胜神州
  • B、南瞻部洲
  • C、西牛贺洲
  • D、北俱芦洲

正确答案:B

第7题: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


正确答案:菩萨等级甚多,不到无为无缘境界,还有造作。自必仍加体察,此体察即是畏,如俗谨慎之意,此其一。菩萨泛指觉者,见果知因,见因知果,了福祸之果皆从因来,故于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后而始畏,造因时而希徼幸得免焉,此其二。

第8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D. 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正确答案:B

第9题:

观世音菩萨,过去早已成佛为正法明如来。因悲愿无穷,故再降格作菩萨以救度众生,然每一尊佛度生之法都比菩萨为高。何故要降格耶?岂有不降格就不能行其度生的悲愿吗?


正确答案:各尊菩萨,各有愿力,且与各土众生,各有深缘,观音与娑婆缘深,故常游此土。然此土有佛释尊,摄化大千,一土不能有二佛,犹一国不能有二王,其理正同,故倒驾慈航,权现菩萨,辅佐释尊,否则如世间乱国,政出多门,民无所从矣。

第10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正确答案:世尊以前,众生尚不知有三宝,况能知拜观音菩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