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名词解释题世间皈依

题目
名词解释题
世间皈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皈依一切僧,是不是对一切法师求授皈依,也是尊敬之义?


正确答案:三宝道同,不分畛惑,十方三宝,皆一三宝。皈依僧者,乃普皈依十方之僧,非为一人之私弟子,故曰皈依一切之僧,不过敬向一僧,权作代表全僧受皈依耳,并非向无量无边之法师前,皆去一一求皈依戒也。

第2题:

有人问我杀猪的人可以不可以拜师,但是他皈依后还要杀猪,这样可以皈依吗?


正确答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杀猪之人,如何不许皈依。求皈依应先忏悔,方是真心。如何仍操刀杀猪,是无忏悔之心,皈依之益,恐不能得。

第3题:

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正确答案: 小乘的皈依只是“有生之年”,大乘的皈依是“乃至菩提果之间”,世间皈依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小乘皈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种皈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大乘皈依是指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世间皈依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

第4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第5题:

因皈依


正确答案: 把佛陀当作导师,正法当作正道,僧众当作修道之助伴。

第6题:

决定行门须皈依本宗法师,以求指迷,而我已皈依禅宗广钦和尚,若修净土是否须重皈依净宗法师?


正确答案:皈依僧,乃皈依僧团之谓,一切僧皆吾师矣,不必重行皈依。若学法门,自不妨向专门某宗之大德,执弟子礼而求教,如孔子身通六艺,师亦有多人焉。

第7题:

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


正确答案: 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第8题:

世间皈依


正确答案: 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

第9题:

依据佛经所讲的皈依三宝品的皈依僧是皈依第一义僧,为何如××法师等说是皈依他们,并自称为僧团代表,他们是第三义僧是未证果的修行僧,怎么能让众生皈依呢?他今生是××法师,难道来世还是叫做××法师?根本就无能让众生依靠,这是否违背皈依三宝品的教理?


正确答案:僧团是说‘事’,乃仪规制度问题;第一义僧是说‘理’,为心性修持问题;二者不可偏废。无‘事’则不合仪规,无‘理’则徒有其表,应入门依仪规,修持依心性。所谓皈依,乃是皈依十方三宝,并非为一人之私徒。某一人虽有轮回,三宝自有常住性。再则如对某一人心不欢喜,另寻一能代表僧团者,往受皈依,未始不可,切不可因噎而废食也。

第10题:

举行皈依仪式、取得皈依证就算皈依吗?


正确答案: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信念深处的皈依,按律举行受戒仪式,取得三宝弟子的资格,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这种受戒皈依的传戒师和受戒者若符合佛律的规定,当然无可非议。若不符合戒规,受戒者思想上没有正信,那么这种皈依当然是无效的。皈依证真假难分,不足以证明持证者的思想信念和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