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简要评述洛克两种性质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要评述洛克两种性质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评述泰勒原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泰勒认为课程即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课程编制过程可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或阶段。这里,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看到博比特和查特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的影子,另一方面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威的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的影响。
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也许是认为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但很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评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甚至有此完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学者也是这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的一个范式。
当今,国际上许多课程论工作者都坚定地相信,形成明确的目标是所有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决策的准则。但人们没有注意到,除了可以从目标入手外,还可以从其他处入手;而且目标也并非一定是判断手段的有效准则。
事实上,自泰勒原理发表后,也有不少课程论工作者试图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勾勒课程编制产生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其关系。
有人试图通过描述一些具体的观念(包括对教育目标的来源、课程组织的类型、评价手段的具体说明等)来修正泰勒模式。其中,塔巴就把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作为直线式的步骤,再进一步把它们划分成八个步骤。有人认为,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构不符合预期目标时,不能实现反馈,以重新编制课程。例如,惠勒以泰勒模式为基础,将它改成圆周式。
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第2题:

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


正确答案: 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是物体所固有的根本性质或“原始性质”、基本性质。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与物体的两种性质相对应,在我们心中也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尽管也是由物体中的运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然而在物体中却不存在它们的“原型”,所以只是心灵对物体性质的主观反映。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物质观的典型立场,即只承认物体的机械性质,如大小、形状、运动等等,力图用数学和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将物体的本质仅仅理解为量的规定。

第3题:

评述杰佛逊对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

自然权利理论:自然权利的内容: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一切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杰斐逊用“追求幸福的权利”取代了洛克自然权利中的“财产权”,是当时政治理论中的一次革命:其一,强调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打破了否定现世的生活而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天堂的中世纪观念。追求幸福不但不是人的罪过,而且是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二,用“追求幸福的权利”取代财产权,说明杰斐逊把人提高到了财产之上,强调人的价值。杰斐逊并不忽视财产权,他认为政府有责任保障财产权利,但他认为不可把财产权上升到自然权利的高度,它仅仅是一种公民权。如果把财产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会贬低人的价值,而且会助长大财产所有者的嚣张气焰。
补充:洛克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其中财产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权利。洛克用劳动起源论来论证财产权,同时洛克也提出了财产的幅度问题。


第4题: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正确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第5题:

简述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理财的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正确答案: 根据现代企业公司理财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理财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计价定在企业的投资与棋手以确定的情况下,公司理财行为将朝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评述:
(1)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它没有反应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的一些短期行为。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都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
评述: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行为和短期行为;
(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6题:

简要评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935年5月1日起,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言离津南下,经烟台、青岛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行,赴重庆、成都,沿途写作的通信于5月10日起在该发表。7月14日,又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1936年8月,他将这次旅途中的通信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以及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第7题:

洛克的认识论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 在近代哲学中,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他假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由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从而形成了观念和知识。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感觉,一是反省,即“外感觉”与“内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外界事物,反省的对象则是内在的心理作用,这两种经验在心灵这张白纸上写下了观念的文字,因而一切观念都来源于经验。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观念可以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所谓简单观念就是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简单观念有两个基本特点:被动性和单纯性。所谓“复杂观念”就是由几个简单观念所组成的观念。心灵利用简单观念来构成复杂观念的作用主要有三种:(1)组合作用;(2)比较作用;(3)抽象作用。
所谓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的知识只与我们的观念有关,观念是知识的对象。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其中直观知识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是全部知识的基础,感觉的知识则是单纯或然性的知识。
我们的知识只是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因而它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首先,知识的源泉即感觉和反省这两个经验的“入口”太小太狭窄了。其次,我们的观念比经验的范围更狭窄。最后,我们的知识的范围比观念的范围更狭窄。洛克一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主张认识只局限在观念范围,因而不仅无法证明心与物的一致性,而且走向了不可知论。

第8题:

评述洛克的自由观?


参考答案: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臵自己全部财产之权,自由是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权利。为有效保护人们的自由权,主张实现法治原则,实行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的分权。
他对自由的理解,以及法治、自由与分权的关系的思想,集中地表达了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国家和法的基本认识,并为以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9题:

笛卡尔的认识论是(),而洛克的认识论是()。


正确答案:唯理论;经验主义

第10题:

简要评述张之洞的利权分离论。


正确答案:这是张之洞为当时已经显示出落后性的官督商办辩护的理论。利权分离是指官督商办企业中赢利的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掌握的关系问题。
张之洞主张:企业的赢利可以按照股份分配给出资的商民,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必须由官方掌控。他认为,经营管理权对办新式企业是完全不必要的,商民没有经营管理权,照样可以投资办企业;而且单靠商民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无法解决办企业必需的一些基本必要条件,因此只能由官府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