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问答题简述一字巾的来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一字巾的来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来历。


正确答案: 因江南象鼻山中部一高大方正的巨石形似令牌而得名。巨石高近40米,底部宽13米,顶部宽12米,厚约4米,重达4300余吨,质地为坚硬的花岗岩,前后左右都如刀削一样剖面平整。

第2题:

顾炎武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正确答案:日知录

第3题:

简述三教巾的来历。


正确答案:三教巾,顾名思义,应该是体现道教三教合一和三教平等,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可惜现在没有实物留下,其形状已不可考。中国道教协会黄信阳副会长编纂的《道教全真必读》记载,只有受过中极戒者才有资格戴三教巾。

第4题:

简述《梅花三弄》的来历。


正确答案: 我国最早的一首笛曲,作者东晋桓伊,此曲分两大部分,前六段为第一部分,由同一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重复出现三次,也是乐曲“三弄”的由来。

第5题:

简述红领巾的来历。


正确答案: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第6题:

简述一字巾的来历。


正确答案: 一字巾又名太极巾,其形为一带,端头有木扣或玉扣,扣子一般刻有太极八封图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极巾。也有学者认为叫幅巾的。据说是山居道士缠发之法,以丝织幅带裹发,以防山野树枝缠住。其实这种幅巾,应该叫网巾,是一种先从道士发明,后由明太祖推广至全国的帽子。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物何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第7题:

简述"六五"世界环境日来历。


正确答案:在世界各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首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 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第8题:

简述纯阳巾的来历


正确答案: 纯阳巾也有人称唐巾。按明朝的《三才图会》称: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之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于后,巾上有盘云纹样。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这也是现存于北京白云观吕祖殿的明代吕祖像所戴之巾形状。通过名字可以知道,纯阳巾之意义,一为道教神仙吕纯阳,二为唐代文豪白居易。道教传说,吕纯阳祖师在成道前佩戴此巾。史料记载,此巾在明代十分流行,不仅道教徒戴,连儒者、生员士大夫子弟也戴。当代北方全真道的纯阳巾,形状甚似庄子巾。区别是纯阳巾后面有云头形装饰,而庄子巾则无。南方粤港澳地区全真道之纯阳巾,俗称“瓦坑帽”,帽形就是与《三才图会》所描绘的一样。

第9题:

简述队歌的来历。


正确答案:今天的少先队队歌是1978年在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中全会上通过的。最初的队歌是另一首。1978年,在筹备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共青团中央根据各地反映,将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一决定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中全会上通过。

第10题:

请简述花朝节来历与习俗。


正确答案: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中华全国风俗志》“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宋代以后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