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单选题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累犯不适用缓刑B 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D 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累犯不适用缓刑

B

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

D

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缓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B.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可以适用缓刑

C.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刘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得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ABCD
(1)选项A:对累犯不得判处缓刑是正确的,但法律并不禁止对暴力性犯罪判处缓刑。只要宣告刑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的,都可以被判处缓刑;(2)选项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3)选项C:有三种情况都可以撤销缓刑:犯新罪、被发现漏罪、违反缓刑的规定情节严重。(4)选项D:被判处缓刑的人,并未执行原判刑罚,因此不存在先减还是先并的问题。在撤销缓刑后.直接以原判刑罚(而不是考验期)和新罪或者漏罪并罚即可。

第3题:

关于缓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 内,由公安机关考察,如果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事由,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过失犯罪的,不构成撤销缓刑的事由

C.对于缓刑的罪犯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也不能减刑

D.甲在2002年4月5日被法院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按规定应当在15日内到考察机关报到,甲没有去,却应朋友乙的请求,手提铁棍陪同乙到某工地讨债,造成恶劣影响,对甲应撤销缓刑,收监执行,但经过的缓刑考验期应予折抵刑期


正确答案:BCD
【考点】缓刑
【解析】我国《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C项,减刑的对象不包括缓刑犯,故也错误。

第4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不适当的一项是:


A. 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B. 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
D. 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答案:A
解析:
我国刑法第74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第5题:

关于缓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未成年的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B.缓刑可适用于实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C.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D.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不适用缓刑,因而选项A不对;缓刑仅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而选项B不对;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发生应予以撤销缓刑事由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而非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因此,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第6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不适当的一项是( )

A.累犯不适用缓刑

B.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

D.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正确答案:B
B。本题考查缓刑。适用缓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对象: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条件: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另外,缓刑犯都规定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此期间内,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督考察,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予以公告。

第7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对累犯以及杀人、伤害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宣告缓刑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C.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不适当的一项是:

A、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B、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

D、如果没有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正确答案:B
缓刑适用的前提要件是指缓刑适用的对象,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犯罪分子。

第9题:

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B.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

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

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B
解析: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故选A项。根据《刑法》第76条的规定,对缓刑执行的考察机关是公安机关,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仅限于“配合”,故选B项。C项错在:根据《刑法》第73条第2款的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D项错在:根据《刑法》第72条的规定,缓刑的适用对象包括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包括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第10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负责考察。在下列情形中,应当撤销缓刑的有:( )

A.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B.缓刑考验期满一年内,发现故意犯罪的
C.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D.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要求撤销缓刑的
E.公安机关要求撤销缓刑的

答案:A,C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