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问答题简述妇科肿瘤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妇科肿瘤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肿瘤放疗患者,照射野局部皮肤出现充血、水肿并伴有水疱形成,该患者的皮肤反应应该是()。

A.Ⅰ度

B.Ⅱ度

C.Ⅲ度

D.正常反应

E.慢性皮肤反应


正确答案:B

第2题:

肿瘤患者化疗或放疗期间,最重要的观察项目是

A、胃肠道反应

B、口腔黏膜反应

C、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D、皮肤反应

E、脱发


参考答案:C

第3题:

肿瘤放疗易损伤皮肤,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热敷理疗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经常晒太阳

D.肥皂水清洗

E.外敷润肤乳


正确答案:B

第4题:

肿瘤患者化疗或放疗期间,最重要的观察项目是

A.胃肠道反应
B.口腔黏膜反应
C.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D.皮肤反应
E.脱发

答案:C
解析:
肿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期间,需观察的项目很多,最主要的是观察对造血系统的损伤。【该题针对“实践能力-肿瘤病人的护理概述预防”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5题:

放疗患者的皮肤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B:切忌用肥皂、粗毛巾擦拭
C:防止阳光直射
D:照射部位常规涂乙醇
E:告知患者穿宽松柔软、吸湿性强的内衣

答案:D
解析:
【考点】放疗的护理【精析】放疗前做好定位标志,告知患者选择宽松、柔软、吸湿性强的内衣;照射野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禁止刺激(如刺激性药物涂抹、阳光直射、摩擦、撕揭皮屑等);干反应可涂止痒剂;湿反应可涂2%甲紫,水疱可涂硼酸软膏,重者行湿敷或暴露疗法。D为刺激性药物,禁用于照射野擦拭。【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C,认为让阳光曝晒可以消毒,这是不对的,放疗患者照射野皮肤忌摩擦、理化刺激、忌搔抓,保持清洁干燥,洗澡禁用肥皂、粗毛巾搓擦,局部用软毛巾吸干;穿着柔软的棉质衣服,及时更换;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时禁搔抓,禁用乙醇、碘酒等涂擦,防止发生蜂窝织炎;照射野皮肤有脱皮现象时,禁用手撕脱,应让其自然脱落,一旦撕破难以愈合;外出时戴帽,避免阳光直接曝晒,减少阳光对照射野皮肤的刺激。显而易见,本题A、B、C、E均为放疗的皮肤护理,只有D错误。

第6题:

简述高热患者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体温在39℃以上,应每4h测体温1次、39℃以下,每日测4次体温,直到体温恢复正常。
2.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出现抽搐及时处置,在患者大量出汗、退热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虚脱现象。
3.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热量8364一12546kJ/d(2000一3000kcal/d),鼓励患者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液体人量达3000ml。
4.加强口腔护理,酌情每日2一3次,饮食前后漱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卜燥。
5.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患者心情愉快,使之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勿使患者着凉。

第7题:

肿瘤放疗易损伤皮肤,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接受日光照射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局部涂润肤膏

D.肥皂水清洗

E.外敷消肿药膏


正确答案:B
放疗反应病人护理不能热敷、按摩、肥皂水清洗、外敷药膏。

第8题:

简述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包括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每日3000ml为宜)、促进患者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五方面。
包括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每日3000ml为宜)、促进患者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五方面。

第9题:

肿瘤放疗易损伤皮肤,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接受日光照射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局部涂润肤膏
D:肥皂水清洗
E:外敷消肿药膏

答案:B
解析:
放疗反应病人护理不能热敷、按摩、肥皂水清洗、外敷药膏。

第10题:

简述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患者机体因素:高龄、肥胖、营养不良、化疗、放疗史以及免疫力低下。
2.妇科肿瘤本身常伴有阴道菌群的改变和潜在的感染。
3.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静脉通道的建立,气管插管和尿管的保留,较广的手术范围和分离操作,手术时间长,组织损伤和出血多,以及术后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