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问答题简述医源性疾病的特点和预防对策。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医源性疾病的特点和预防对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洗钱犯罪的国际预防对策。


正确答案: 1、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大惩罚力度;
2、赋予司法机关惩处洗钱犯罪的专项权力;
3、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4、建立专门执法机构;
5、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第2题:

简述医源性脊柱不稳定的预防处理。


正确答案:1、脊椎退变性疾患,以扩大的半椎板切除代替广泛全椎板切除,以预防脊椎不稳定的发生。如腰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颈椎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等。颈椎多行C3~C7半椎板切除,腰椎常行L2或L3-L5半椎板切除,根据狭窄节段而定。
2、关节突部分切除,在椎板切除时为了显露外侧,有时将关节突部分切除,对此可进行观察,出现脊椎不稳定时,再进行融合。
3、双侧关节突切除超过50%或一侧关节突完全切除者,即行该间隙的融合。
4、对已有椎间隙不稳,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上,椎体移位超过3mm~4mm,并且有局部阻滞可明确止痛者,行该间隙融合。

第3题:

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A.流行病学调查

B.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

C.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

D.疾病监测

E.疾病监测、制定和实施对策


正确答案:C

第4题:

医源性疾病的含义及预防途径。


正确答案:医源性疾病是指:病人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学的某种原因,包括药物、诊疗措施、医务人员行为、语言和错误的医学理论或实验导致的各种疗法及结果,所引起的除原患疾病以外的另一种疾病。
预防途径:根据诊治中引起医源性疾病的各种原因着手,如:规范用药,遵守各项操作常规,重视医务人员的用语和行为等。

第5题:

简述K对策与r对策的特点


正确答案:K-对策的生物其种群比较稳定,种群密度常处于K值范围。它们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竞争能力较强,但扩散能力较差。属于这类生物的如乔木和大型兽类。r-对策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保持在逻辑斯遆曲线的上升阶段。属于r-对策的生物者通常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有机会就侵入新的生境,并通过提供r值而迅速增殖。属于这类生物的如杂草类。

第6题:

简述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以生物因素为主的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
②人群死亡率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等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使得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7题:

简述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对策。


正确答案:建立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发展有关技术方面的对策;开展健康教育;制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第8题:

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理简述事故的预防对策?
(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7)个人防护用品。

第9题:

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 A、流行病学调查
  • B、疾病监测
  • C、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的制订
  • D、疾病监测、制订和实施对策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以生物因素为主的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
②人群死亡率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等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使得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