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医学高级)

问答题简述暑温辨证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暑温辨证要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密切观察热象变化。
②详审气阴伤损程度。
③早期发现动风闭脱先兆。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阳水、阴水的含义及其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阳水:水肿性质属实者,称为阳水。常由外感风湿邪气,或水湿浸淫等所引起。
[辨证要点]1.本证以外感邪气,致使水湿停聚,泛溢肌肤为主要病机。2.以发病急、来势猛、水肿先从眼睑头面开始、上半身肿甚为辨证依据。3.常以邪犯肺、脾为多见,故可兼见肺失宣降之发热、恶风寒、咽喉肿痛,以及脾失健运的纳呆、身困等症状。
阴水: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常由病久正虚,劳倦内伤,脾肾阳虚所引起。
[辨证要点]1.本证以劳倦、久病伤正,脾肾虚衰,水湿停聚为主要病机。2.以发病慢、来势徐、病程较长、水肿先从足部开始、腰以下肿甚并伴有寒象为辨证依据。3.以脾肾两伤,阳不化水为多见,故可兼腹胀、纳呆、便溏、肢困的脾阳不足之症,及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等肾阳虚衰的症状。

第2题:

简述大黄牡丹汤的辨证要点几使用注意?


正确答案: 大黄牡丹汤为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过于虚弱者均应慎用或忌用。

第3题:

暑温见壮热汗出,口渴心烦,头痛目眩,面赤气粗,苔黄,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等症状,辨证为( )

A、卫气同病

B、暑入阳明

C、暑伤津气

D、暑入阳明卫阳受损

E、暑伤心肾


参考答案:D

第4题:

暑温与湿温的鉴别要点是().

  • A、发病季节
  • B、传变规律
  • C、初起证候
  • D、是否留有后遗症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小儿暑温出现抽风的病理机制。


正确答案: 小儿暑温初起,外感暑温邪毒,暑邪伤人,易于化热化火,伤津劫液,火热动风,发为抽搐,是为实证。病至后期,正虚邪恋,津液耗伤,阴虚风动,血不养筋而见抽风不止,此为抽风之虚证。

第6题:

某男,32岁。发热汗多,头痛面红,烦躁,胸闷,口渴多饮,溲赤,舌红少津,脉洪大,中医辨证为

A.湿温
B.阴暑
C.阳暑
D.暑厥
E.暑风

答案:C
解析:
阳暑的症状为发热汗多,头痛面红,烦躁,胸闷,口渴多饮,溲赤,或兼见恶寒。舌红少津,脉洪大。治法宜清热生津,方剂选用白虎汤加减,故本题选C。

第7题:

简述温病辨证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温病辨证的临床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归纳证候类型;②分析病机;③判断病位深浅;④阐明证候病变;⑤提供治疗依据。

第8题:

简述肺胀的辨证要点。


参考答案:肺胀辨证要点 肺胀的本质总属标实本虚,要分清标本主次,虚实轻重。感邪发作时标实,早期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并可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平时偏于本虚,早期气虚、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阴阳两虚病及肺、肾、心。

第9题:

风温“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的辨证要点是()。


正确答案:咳、喘、潮热、便秘

第10题:

简述内伤发热的辨证要点。


正确答案: (1)辨证候之虚实:在确诊为内伤发热的前提下,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者,则可以既有正虚,又有邪实的表现,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辨病情之轻重: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病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轻症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