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问答题影响调查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影响调查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调查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1)调查者。调查者是否认真细致,实事求是,掌握科学的方法。
(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是否科学有效。
(3)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否配合并真实反映自己的状况。
(4)样本选取不当。
(5)环境因素及其它偶然因素。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干扰以及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的失误和差错等。
(6)各种调查方法对信度和效度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抽样调查需要保证()。

A、信度

B、效度

C、准确度

D、信度和效度


正确答案:D

第2题: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哪些?


答案:
解析:
信度和效度之间一般有下述四种关系:(1)不可信的测量--定是无效的。即信度不高,效度也不会高(2)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即信度高不一定效度也高(3)无效的测量既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即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4)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即效度高,信度一定也高。

第3题:

绩效考评信度和绩效考评效度的概念,影响考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考绩的信度:就字面而言即指考绩结果的可相信程度,具体指考绩的一致性(指考绩结果不会因所用考绩方法及考评者的不同而不同)和稳定性(指不长时间段内重复考绩的结果应相同),也即对同一个被考评者的考评结果应不随考评者、时间、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考绩的效度指考绩所获取的信息与待测评的真正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若这种相关程度越高,则考绩的效度也越高。 
 影响考绩的主要因素有:
 (1)考评者的判断
 考评者的判断又受考评者个人特点(主要有个性、态度、智力、价值观和情绪与心境等)的影响。如态度方面,是否视考绩为不必要的累赘(若是,则考绩时就会很马虎);智力方面,是否对考绩的标准、内容与方法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情绪与心境方面,若高昂愉快,则考评偏宽,反之,若低沉抑郁,则偏严。 
 (2)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关系
 考评者与被考评者间的亲疏关系、过去的恩怨,以及考评者对被考评者的工作情况及职务特点、要求的了解程度,都将影响考绩结果。 
 (3)所使用的考绩标准与方法
 具体包括考绩维度/标准选择的恰当性,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和全面性,以及考绩维度能否明确、具体地传达给被考评者。 
 (4)组织对考绩的重视程度及提供的相关条件
 具体体现为组织领导对考绩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考绩制度的正规性与严肃性;对各级主管干部是否进行过考绩教育与培训;考绩结果是否认真分析并用于人事决策;考绩中是否发扬了民主,让被考评者高度参与;所使用的考绩标准与方法是否与时俱进地作相应调整。 
 (5)考评者常见的心理弊病
 包括考评者过分注重第一印象、以偏概全、求中庸等心理弊病,这些心理弊病致使出现如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平均主义等带来的考绩误差。 
纵观来看,以上影响因素总体涉及到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且很难完全消除,因而使得考绩出现了因主、客观因素而产生的考绩误差,其中因主观因素尤其是考评者心理弊病而产生的考绩误差应引起考评者的高度重视,尽力做到事先控制。下面就主要考绩误差作较系统的分析。

第4题:

什么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评价它们的方法有哪些?
所谓信度是指调查中所运用的手段和取得资料的可靠性或真实性。这种可靠性或真实性的程度用信度来表示。一般来说,信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调查手段的信度,二是所取得的资料的信度。调查手段或工具的信度是指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观点、方法、技巧等是否可靠。所得资料的信度,则是指资料本身的可靠性问题。
评价、检验所得资料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再测方法。所谓再测方法是指用同一种调查手段或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调查两次,第一次调查所得结果与第二次调查所得结果的相关程度,即为再测信度。
(2)复本方法。所谓复本方法是指对同一对象的调查,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种方法的两个以上的调查表或两组题目所得结果的相关程度。
(3)对分法,即调查者用同一调查方法,根据需要,每一条目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用这两组问题对某一命题或概念进行调查。
总之,检验、评价资料的可靠性是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调查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而不是两种交互调查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为了获得可靠资料,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同一方法反复运用来检验资料的可靠性。
效度就是调查方法、手段和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也可以说,效度是指用调查方法及其所得资料的正确程度,即准确性。
效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指调查方法、手段的效度,也就是运用某种调查方法能够较充分地调查出所需要的资料,那么这就是调查手段的有效度,否则,就是无效度。另一方面是指资料的效度。资料可靠,足以说明某一现象、某一观点,这是资料的有效度,否则,资料是无效度或效度低。
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结果的效度有三种形式:
(1)表面有效性,或称表面效度。表面有效性是指判断调查手段在形式上的有效程度。一般来讲,判断调查手段的有效程度需考虑:第一,所用的手段是否真正测定了要研究的命题和命题本身的类型。第二,调查样本是否足以说明命题。
(2)准则效度,也称实证效度。这种效度是指用几种不同的调查方式或是用不同的调查指标对同一概念或命题进行调查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相比较,如果其他方式或指标与准则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其他方式或指标也具有准则效度。
(3)结构效度,或称结构有效性,是指用第二种调查方法对同一命题进行调查,判定这一调查方法本身是否有效,如果第二种方法调查的结果,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则说明第二种调查方法具有结构效度。

第5题:

什么是测验的效度?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效度的含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2)影响效度的因素凡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等一切与测量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影响测量的效度。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地代表欲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或结构效度必然会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一般而言,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测量信度,进而为提高测量效度提供可能。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因此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②测验的实施过程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③接受测验的被试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和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 一个测验能够真正测到它想测的心理特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测验的构成。另外,测验过程是否规范、测验过程中被试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测验的效度。

第6题:

下列关于信度和效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是“有或“无的问题

B)信度低的工具效度肯定不高.研究工具的

C)信度和效度是程度上“高”或“低”的关系

(D)只要研究工具存在,就势必有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高的测量,效度不一定高


参考答案:D

第7题:

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

A.信度和效度没有关系
B.信度和效度成反比关系
C.信度受效度的制约
D.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E.信度和效度相互制约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分析影响社会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的主客观因素,并说明如何提高社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答案:
调查研究要真实、准确、可靠地反映所要调查的社会现象,最主要的是提高调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通常影响资料的信度和效度的因素主要有:调查者、测量工具、调查对象、调查环境及其他因素。一个优良的测量指标必须同时具有信度和效度,是信度和效度的有机统一。提高社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必须从上述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第9题: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
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
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
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

第10题:

试题难度是否适当将测验的哪些质量指标均有影响()。

  • A、难度、区分度
  • B、效度、信度
  • C、信度、区分度
  • D、效度、难度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