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潜在的被害人又称为()。
A.机会性被害人
B.状态性被害人
C.被迫性犯罪
D.虚假的被害人
第2题:
简述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关系。
1.被害人是犯罪的原因。
2.被害人是犯罪的借口。
3.被害本身是被害人同意的结果。
4.被害是被害人的与犯罪人得鱼求偶然一致的结果。
第3题:
下列有关被害人陈述的有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被害人陈述有两种:一种是与犯罪分子有直接接触或耳闻目睹犯罪行为的被害人陈述,一种是与犯罪分子没有直接接触或耳闻目睹犯罪行为的被害人陈述
B.在单位成为刑事被害人的时候,单位法定代表人或部门负责人的陈述即属于被害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必须经过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对质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D.被害人陈述收集的程序与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基本相同
第4题:
防卫过当型,是被害人所采取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时,被害人与犯罪人发生的角色互换,先前的被害人转换为犯罪人,先前的犯罪人转换为被害人的转换形式。()
第5题: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第6题:
犯罪被害人的含义是什么?
1.北海原因是由犯罪行为造成的。
2.被害人系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
3.被害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第7题:
第8题:
简述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是相互对立的
1.相互对立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中双方互相排斥。
3.在犯罪后果上,以侵害与被侵害对方的权利而形成了权利与责任对立的关系。
(二)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被害人与犯罪是相互依存的
1.相互对应的角色扮演。
2.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彼此互动。
3.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犯罪与被害过程中互补。
(三)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角色转换
1.“被害前”的被害转化。
2.“被害中”的被害转化。
3.“被害后”的被害转化。
第9题:
A.含义
B.组成
C.性质
D.法律地位
第10题:
一般预防的对象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