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问答题2002年8月,某市一对夫妻在家看色情录像,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进入他的家里,将其带到派出所拘留起来。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后,当地公安部门明确宣布,警察对这对夫妻的做法的是错误的,并做出了相应的赔偿。结合这一案例谈谈国家权力的界限。

题目
问答题
2002年8月,某市一对夫妻在家看色情录像,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进入他的家里,将其带到派出所拘留起来。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后,当地公安部门明确宣布,警察对这对夫妻的做法的是错误的,并做出了相应的赔偿。结合这一案例谈谈国家权力的界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资料1:2015年6月10日,某市公安局民主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新华小区一茶馆内有人可能在进行赌博活动。接到举报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前往该茶馆。民警进入茶馆后,发现现场共有四人正在打麻将。经查,现场共查获现金四千元,一件貂皮大衣、三个女士手包及少量管制刀具。经初步调查核实,貂皮大衣及女士手包系该茶馆女主人的私人物品,且案发时她不在现场。民警将所有在场人员及查获财物带回派出所。
后经多方调查,证实参与打麻将的人员系亲属关系,则正确处理结果是( )。

A.处五日以下拘留
B.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C.处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D.不予处罚

答案:D
解析:
《公安部关于办理赌博违法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九条:“不以营利为目的,亲属之间进行带有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亲属之外的其他人之间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因此选择D项。

第2题:

王某醉酒后在自家阳台上与对面居住的家属李某发生口角,并对李某进行侮辱,李某向县公安局林区派出所请求解决。该所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对其进行劝阻。为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该派出所民警将王某强制带到该派出所进行约束,至当日晚11时其酒醒后释放。 关于该派出所民警强制将王某带至派出所约束应遵循的法定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由三名以上执法民警对王某实施强制
  • B、派出所可指派临时聘用人员对王某实施强制
  • C、应当场告知王某实施强制的理由、依据
  • D、如王某拒绝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执法民警应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正确答案:C,D

第3题:

2018年11月11日晚11时许,某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称辖区内居民张某家中正在播放黄色录像。接到举报后,派出所迅速派出4名民警前去调查。到达张某家后,民警悄悄从后窗进入,发现房间内果然正在播放淫秽录像,遂径直来到播放录像的房间,要求张某拿出“黄碟”。张某拒绝了民警的要求,声称观看“黄碟”是自己的隐私权,民警无权干涉,并在情急之下拿起碟片砸向民警,双方发生冲突。民警最终以妨碍警方执行公务为名将其带回派出所,并将现场的5张淫秽光碟连同电视机、影碟机作为证据一起带回。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本案中张某观看淫秽光碟的行为,民警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B.公安民警进入公民家中,必须出示合法证件,案中派出所民警的执法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C.所有说法均错误

D.民警进行搜查时必须出示相应证件,但进入公民家中进行盘问时无需出示


答案:B

第4题:

2013年10月20日,某市居民王某向该市某区一派出所报案,称有人抢夺他的钱财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派出所依照法定程序呈请立案后立即展开侦查,10月22日,在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时,民警当场将其抓获并先行拘留。返回派出所后,经派出所所长批准,于当晚22时对此人签发了拘留证,并进行了讯问。经查嫌疑人李某,系该区待业青年,整日游荡街头,已作案两起。办案单位于10月24日10时,将李某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一同送看守所羁押,同时通知了其家属。为查清案情,民警将李某从看守所提审到派出所再次进行讯问。 派出所认为李某属于多次作案,于是报区公安分局负责人批准,延长李某拘留期限至30日。 如果办理李某案件的公安机关认为赵某伪造证据,涉嫌犯罪,法律程序上应当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如果办理该案的公安机关认为赵某涉嫌伪造证据罪,应当由其他公安机关办理,并通知赵某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认为辩护人涉嫌伪造证据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第5题:

派出所接举报说前两天卖假文凭的女的(江某)又出现了,两民警赶到现场,一派出所女民警(便装)问江某有无本科文凭卖,江某说有,并给女民警看样品,民警拿到样品即说跟我到派出所,江某跑,另一男民警将其抓获。在派出所,江某承认卖了3个假文凭(查证属实),家里有6个月的孩子,挣点奶粉钱,并问民警:"我提供点线索能宽大处理吗?"后江某揭发其邻居杨某不仅伪造文凭,还伪造国家机关的证明和印章。经查,江某所述属实。对江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处罚?


正确答案: (1).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江某本次的行为属于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2).江某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第(二)项规定的买卖伪造的证件的行为,江某有立功表现,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应当对其减轻处罚。
(3).因江某属于哺乳期的妇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21条的规定,对其裁决拘留不执行。

第6题:

2002年8月,某市一对夫妻在家看色情录像,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进入他的家里,将其带到派出所拘留起来。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最后,当地公安部门明确宣布,警察对这对夫妻的做法的是错误的,并做出了相应的赔偿。结合这一案例谈谈国家权力的界限。


正确答案: 宪政与法治的实现是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密切相联的。国家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只能在公共政治领域发挥作用,而不能越界干涉公民的私生活。这是公民个体在面对强大的国家力量时的一道保护屏障。所谓私人领域主要是指公民的家庭生活、个人交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兴趣爱好、个人的思想信仰及个体间的经济活动等,在这个领域内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比如说我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听什么样的音乐,跟谁结婚,等等,国家无权过问。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特征,是公民私人领域得到保障,国家的公共政治权力只在公共事务中起作用,它不得介入私人领域。这也是现代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人身自由、通信自由和婚姻自由、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犯。

第7题:

某市甲、乙两人在晚上电影散场后,相互碰撞,直致吵骂殴打。附近派出所民警闻讯赶来,制止此事的扩大,并将二人带到派出所,派出所根据现场情况依法作出对甲、乙两人各自罚款40元的处罚。甲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受理此案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的规定,治安行政案件中,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对其处罚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诉,对上级公安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申诉(复议)不得提起诉讼,即行政治安案件实行复议前置原则。所以甲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8题:

李某和陈某在晚上电影散场后相互碰撞直至吵骂殴打。附近派出所民警闻讯赶来制止此事扩大并将 二人带到派出所。该派出所根据现场情况依法作出对李某和陈某各罚款40元的处罚。李某不服向人民 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试分析: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此案?为什么?


正确答案:
答: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里,复议和诉讼是选择关系。因此李某不服派出所做出的罚款决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9题:

张某在某公安机关派出所查办一起赌博案件时逃跑,后该所民警带领协警在去社区的途中发现张某,为了将张某带至派出所审查,民警应()。

  • A、叫协警看住张某,自己到派出所去开具传唤证后对张某进行传唤
  • B、立即对张某口头传唤
  • C、对张某当场盘问后,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 D、直接将张某带至派出所询问

正确答案:B

第10题:

2013年10月20日,某市居民王某向该市某区一派出所报案,称有人抢夺他的钱财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派出所依照法定程序呈请立案后立即展开侦查,10月22日,在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时,民警当场将其抓获并先行拘留。返回派出所后,经派出所所长批准,于当晚22时对此人签发了拘留证,并进行了讯问。经查嫌疑人李某,系该区待业青年,整日游荡街头,已作案两起。办案单位于10月24日10时,将李某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一同送看守所羁押,同时通知了其家属。为查清案情,民警将李某从看守所提审到派出所再次进行讯问。 派出所认为李某属于多次作案,于是报区公安分局负责人批准,延长李某拘留期限至30日。 如李某在侦查期间委托了律师赵某作为辩护人,赵某以派出所所长与受害人王某是同学为由,申请回避,其请求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赵某请求合法。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人有权要求侦查人员回避;派出所所长与王某是同学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办理,应当回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