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问答题怎样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

题目
问答题
怎样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析我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参考答案:1.城乡差别是继城乡对立之后出现的第二种城乡关系类型,它表现为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明显差距,即城市优于农村。城乡差别由经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造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城乡对立被废除后,城乡差别是它的自然继替。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效率使城乡经济之间出现差距,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也使得利益向城市一方偏离。只要不是用强力来维持,城乡差别就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震荡。但是城乡差别毕竟不如人意。人们希望城乡平等、城乡协调发展,正像城乡差别不能用强力来维持一样,城乡差别的消灭也不能用强力,而只能靠经济发展、互相支持和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实现。2.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我国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小城市(城镇)建设对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农村的必由之路。但8亿农村人口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盲目发展大城市的老路。小城镇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小城镇建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题: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地。而且,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3题:

联系中国实际,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参考答案: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1)过度城市化
2)城市首位度畸高
3)城市失业与贫困化
4)城市环境污染
5)城市的社会问题
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1)控制城市规模
2)实施城市分散化计划
3)改变偏重城市的倾向,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4题:

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正确答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十七大要求,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上来。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通过扎扎实实的理论武装工作,使学习的成效切实转化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意志,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从而自觉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2.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真正体现和落实到各项事业中。要落实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节能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落实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落实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上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落实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若干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事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5题:

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根据精神障碍人的不同情况,将其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刑法所禁止睥危害行为的,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责任能力完全具备。因而法律要求其依法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又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6题: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


参考答案:(1)民族问题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意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民族问题自始至终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总问题而民族问题是这个总问题的一部分。这就要求首先民族问题必须服从现代化建设这个全局民族工作不能离开这个中心而要围绕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归根到底只能通过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实现来解决。

第7题:

怎样理解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这个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是指调动社区内外的资源和力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管理社区事务的制度、方针和方法。一般来说,本国的社区治理的策略总是和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基本背景高度相关。自由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会偏重于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和抗争;中央集权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会偏重于自上而下的动员、引导基层社区的管理和合作;传统社会的社区治理策略会偏重于传统的伦理规范和宗法势力的共存共治。各个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社区治理的策略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任何地区都无法照搬别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对历史及现实的考察,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不同地区社区治理策略的一些基本要素。

第8题:

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矛盾与问题。


参考答案:

①产业结构调整投有形成对城市化足够的经济支持。
②新增城镇人口没有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相互脱节。
③以建制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不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效的空间依托。长期以来,中国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严重短缺。建制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于其规模小,聚集效益低,不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外部环境,难以以此为依托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第9题:

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局势稳定,商贸平稳发展,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人口比重13.26%.
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的急速调整时期,“大跃进”1960万农民组织进城,城镇人口比重为19.7%.但,工业发展,政策失误,1962年2000万农民被动员返乡,城镇人口比重为14%.
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的停滞时期,1000万知识青年下乡,1972年又返乡,17.92%.
第四阶段是1978年以后的发展迅速时期,城市数目增多2008年为655个,78年的3.3倍。城镇人口比重为46.6%.

第10题:

怎样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答案: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如何生成、维护和发展的问题。具体涉及四方面,一是理想与感性;二是静态与动态;三是局部与整体;四是概念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