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医学高级)

问答题试述肺脏病证的辨证原则和治疗原则。

题目
问答题
试述肺脏病证的辨证原则和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肺系疾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实证有风、寒、热、痰、饮、瘀等证。治疗原则为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阴虚者,滋阴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如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有胸痹、肝着、肾着、肺痿等;以主症命名的如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第2题:

麻疹的辨证主要辨别顺证与逆证。治疗原则以()、()为基本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麻不厌透;麻喜清凉

第3题:

积证的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积证初起,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中期,积块较硬,正气渐伤,邪实正虚;后期日久,瘀结不去,则以正虚为主。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第4题: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原则是()

  • A、全面分析病情
  • B、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 C、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D、明辨标本缓急
  • E、审证求因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试述温病气分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辨证要点和传变趋向。


正确答案: 温病气分证病变部位较广泛,其中以热盛阳明较为常见。其基本病机为邪盛而正气亦较强,邪正剧争,里热蒸迫,津液耗伤。临床特点是: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辨证要点是: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其传变趋向是:
①病邪顿挫不传,邪去病愈。因正气未衰,抗邪有力,如治疗及时、恰当,则邪去而病愈。
②内陷营血。如邪盛正伤,气分之邪则内陷营血分。
③邪盛正衰而危。

第6题:

试述肺脏病证的辨证原则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肺系疾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实证有风、寒、热、痰、饮、瘀等证。治疗原则为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阴虚者,滋阴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

第7题:

简述颤证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颤证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第8题:

试述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产后亡血伤津,正气受损,瘀血内阻,病理上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在治疗上须遵循“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并结合病情辨证论治,法以扶正祛瘀为主。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要注意行气勿过耗散,化瘀勿过于攻逐;热证不要过用寒凉,因能使瘀血停滞;寒证不要过用辛热,因能耗伤津血;消导必兼扶脾,时时顾护胃气,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于削伐。总之,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另外当需注意,产后用药三禁:即不可大汗以防亡阳、不可峻下以防伤阴、不可利小便以防伤津液。临证时应因人因证,灵活掌握,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第9题:

试述大头瘟的辨证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大头瘟的辨证首先当辨其邪毒郁结局部的证候,如头面肿胀的部位、肿胀的先后、肿核硬度等,以辨明风热外毒的轻重,邪毒蕴结经络的范围。其次辨明传变病机,本病初起多犯肺卫,继而以肺胃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大头瘟的治疗原则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初起邪犯肺卫,治宜疏风达邪,兼以解毒消肿;后期胃阴耗伤则当滋养胃阴。此外,可配合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方药外敷,以增强内服药之功效。

第10题:

试述梅尼埃病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梅尼埃病的治疗原则是:(1)间歇期预防发作:低盐饮食,保证良好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2)发作期对症处理:注意休息,选用脱水剂、抗组胺药及镇静剂等以缓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必要时进行支持治疗。(3)频繁发作者,可考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鼓室内注射或手术治疗,以消除外周前庭信息的传入。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听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