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排工程工

问答题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管道应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总费用省和管理运用方便。
(2)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口。配水口的位置、给水栓的型式和规格尺寸,必须与相应的灌溉方法和移动管道连接方式一致,使之便于管理。
(3)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4)管网压力分布差异较大时,可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压力分区,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管材和不同的灌溉方式。
(5)如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应留出2~3m水头的余压。
(6)固定管道宜埋在地下,易损管材必须埋在地下。埋深应不小于60c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7)铺设在地面上直径不大于100mm的固定管道,应在拐弯处设置镇墩。两个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8)铺设在松软地基或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刚性管道,对管基应进行处理。
(9)各级管道进口必须设置节制阀,分水口较多的输配水管道,每隔3~5个分水口应设置一个节制阀;管道最低处应设置排水阀。
(10)应根据水力特性,在相应位置设进、排气阀或水锤防护装置。
(11)应设置压力、流量计量装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一般由水源、水泵及动力设备、输水管网、出水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1)水源。井、水库、河渠、沟塘等均可作为管道输水灌溉的水源,这些水源均应符合农田灌溉的水质标准。
(2)水泵及动力设备。按用水量和扬程的大小选择适宜的水泵,动力机多选用电动机或柴油机。
(3)输水管网。采用混凝土管、塑料管等作为输水管材,与相应的管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级、二级或多级的树枝状或环状输水管网。地埋管道以PVC塑料管道应用最多,与给水栓连接的地面移动软管和地面移动多孔闸管多采用塑料软管。
(4)给配水装置。有出水口和给水栓等。由管道系统向田间毛渠或畦沟供水的节制装置称为出水口,向地面管道提供压力水源的节制装置称为给水栓。
(5)安全保护装置。有安全阀和进排气阀等。

第2题: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一般有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种。
(1)移动式。灌溉季节可快速拆装、移动,轮流使用于不同位置的灌溉管道系统。它由水泵抽水直接进入地面可移动的配水软管(俗称小自龙)灌溉农田。移动软管容易老化损坏,操作管理不便。
(2)半固定式。输水干管道固定埋入地下,由给水栓向地面配水管道给水,配水管道可轮换移动使用,这种形式的投资较少,但操作管理费工。
(3)固定式。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埋入地下的管道系统。这种系统操作管理方便,但投资大。

第3题:

基础垫铁的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若制造厂提供垫铁布置图则按图布置。若未提供,则按以下原则布置:
①负荷集中的地方:
②台板地脚螺栓的两侧;
③台板四角处;
④台板的力筋及纵向中心线部位:
⑤垫铁上的负荷不应超过4MPa;
⑥相邻两叠垫铁间距离一般为300~700mm
⑦要根据基础和台板实际情况画出垫铁布置图。

第4题: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并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并满足有关要求:(1)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应具备先进合理的检修工艺流程,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充分考虑消防、卫生、通风、采光、道路、排水管线架设、绿化、环境保护及城市(城镇)规划等方面的要求,并考虑远期预留发展的可能性。布局力求紧凑整齐,技术经济合理。(2)车辆进出、配件运送、材料存取等应便捷,并避免产生交叉干扰。(3)段内生产房屋及设施的布置应根据采用的工艺流程,以修车库和转向架间等主要建筑为中心,根据检修作业按系统进行布置。与修车库和转向架间关系密切的辅助生产分间宜布置在相应的侧跨或其附近,以方便配件及材料的运输。

第5题:

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管网布置形式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正确答案: 常用的管网布置形式有:
1.水源位于田块一侧,常用一字形、T形和L形3种形式,适用井的出水量20~40m3/h,控制面积6.7~10hm2,田块的长宽比不大于30的情况。
2.水源位于田块中心,常采用H形或环形,适用于井出水量40~60m3/h,控制面积6.7~10hm2,田块的长宽比≦2的情况。当长宽比大于2时,采用在长字形布置。
3.水源位于田块一侧,控制面积较大成近似方形地块,作物种植方向与灌水方向不同时,可布置成梳齿形、鱼骨形两种形式,适用于出水量60~100m3/h,控制面积10~20hm2,田块的长宽比≈30的情况。

第6题: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管道应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总费用省和管理运用方便。
(2)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口。配水口的位置、给水栓的型式和规格尺寸,必须与相应的灌溉方法和移动管道连接方式一致,使之便于管理。
(3)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4)管网压力分布差异较大时,可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压力分区,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管材和不同的灌溉方式。
(5)如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应留出2~3m水头的余压。
(6)固定管道宜埋在地下,易损管材必须埋在地下。埋深应不小于60c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7)铺设在地面上直径不大于100mm的固定管道,应在拐弯处设置镇墩。两个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8)铺设在松软地基或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刚性管道,对管基应进行处理。
(9)各级管道进口必须设置节制阀,分水口较多的输配水管道,每隔3~5个分水口应设置一个节制阀;管道最低处应设置排水阀。
(10)应根据水力特性,在相应位置设进、排气阀或水锤防护装置。
(11)应设置压力、流量计量装置。

第7题:

输水管(渠)线路的布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地质断层、滑坡等)处,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敷设;减少拆迁,少占良田,少毁植被,保护环境;施工、维护方便,节省造价,运行安全可靠。

第8题:

简述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


正确答案: 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包括三个方面:
(1)规划原则
(a)应准确掌握规划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表层土壤、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等资料。
(b)规划应在当地农业区划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基础上进行;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c)规划中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节水、节能、省地及便于管理的目标。在进行技术比较时,宜以年费用最小为主要依据选定规划方案。
(2)管灌畦沟灌水技术要素
低压管灌条件下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流量,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3)管道系统布置
(a)管网布置形式
(b)管道系统布置原则。

第9题:

进行航道布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⑴避免船体受较大的横风作用
⑵航道应尽量顺直,避免避免多次转向(“S”形布置)。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必需多次转向时,宜采取减小转向角、加长两次转向间距、加大回旋半径或适当加宽航道等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⑶在防波堤口门外应设不小于掣动距离的直线段
⑷充分考虑泥沙运动情况,避免严重的航道淤积
⑸对有冰冻的港口,航道选线应注意排冰条件和冰凌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⑹受潮汐影响的河口航道,宜利用天然深槽。
当穿越河口浅滩时,应着重分析河流、海洋动力和泥沙对航道的影响,并进行河口演变稳定性分析。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验,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

第10题:

雨水口的布置及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或要求?


正确答案: 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形式确定。
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0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