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苏秉琦先生概括中国历史基本国情,认为中国的文化根系:()。

A.超百万年

B.上万年

C.五千年

D.两千年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 C、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 D、气候变化指干湿变化,不包括冷暖变化

正确答案:C

第3题:

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_____,出台一系列_____,推进一系列_____,解决了_____,办成了_____。


正确答案:

重大战略举措; 重大方针政策; 重大工作; 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第4题:

简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引起水分循环过程的强弱变化:因水分循环的过程中有三个环节(蒸发—输送—凝结降雨),这三个环节都是由大气变化来完成,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分循环的变化,也就引起水资源的补充量和动储量的变化。
(2)引起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变化: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也是主要的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必然有降水量的变化,一些地区降水量明显的在减少,另一些地区在增加,降水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因气候变化而被打乱。

第5题:

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 A、《人生地理学》
  • B、《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C、《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
  • D、《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正确答案:D

第6题:

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和趋势。


参考答案:变化:
1)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的温暖期;当时黄河流域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冬季1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长江流域在这个时期气候也十分温暖湿润,降水也比现在多。
2)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50年,为我国近5000年以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3)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为第二个温暖期。
4)公元初年——600年包括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第二个寒冷期。
5)600年——1000年,隋唐至北宋初,为第三个温暖期。
6)1000年——1200年,两宋时期为第三个寒冷期。
7)1200年——1400年,南宋中期至元代中期为第四个温暖期。
8)1400年——1900年,明清时期为第四个寒冷期。
趋势: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第7题:

苏秉琦先生概括中国历史基本国情,认为中国的文化根系:()。

  • A、超百万年
  • B、上万年
  • C、五千年
  • D、两千年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可分为四个大的时期(1)大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2)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错期。(3)从1400年到1900年是寒冷时期。(4)大的气候期从1900年开始,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这以后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第9题:

简述控制气候变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 (一)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1)改变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转换效率;3)提高能源使用效率;4)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5)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等
(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1)植树造林;2)采用固碳技术(CO2分离、回收,注入深海或地下;化学、物理、生物方法固定);
(三)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农作物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等

第10题:

简述第四纪气候变化地貌证据?


正确答案: 1.冰川地貌——是冰川作用的产物,是寒冷气候的标志。
2.冰缘地貌——根据冰缘地貌可以恢复冰川作用范围。
3.沙漠的演变(扩大、收缩)——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
4.内陆湖泊的演变——一般高湖面代表雨期,低湖面代表间雨期。
5.海面变化——海面变化分为地动型和水动型;地动型海面变化是局部的,反映新构造运动。水动型海面变化是全球性的,反映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