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水浒传》的忠义观

题目
问答题
《水浒传》的忠义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义可以用官逼而民结义造反,忠可以用效忠朝廷国家来概括。作者本意是想两者兼顾,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虽然他在理性上认为这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描写中却反映出依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调节机制,贪官无法肃清,因此效忠亦无法实现这一悲剧的必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浒传》又称为《忠义水浒传》,试结合教材中所学来分析一下这里的“忠”和“义”。和义军领袖宋江的思想立场以及小说作者的世界观有直接关系的是作品中所大力宣扬的“忠”、“义”思想。


正确答案: 所谓“忠”,就是忠于大宋皇帝,这是《水浒传》所一贯标榜和宣扬的,书名《忠义水浒传》,梁山原来的聚义厅后被宋江改成“忠义堂”。宋江口口声声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味。”作者还特地为宋江安排了一回“九天玄女授天书”,在这位娘娘给宋江作的指示中有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他做到:“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小说之所以指责方腊起义,其主要理由也不外乎他自立朝廷,违反了“忠”的大伦。甚至最后写宋江被药酒毒死以前,仍然要表白忠心:“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种“忠君”思想当然是封建正统的思想,它给起义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终于使作者甘愿牺牲艰难缔造的义军事业来接受皇帝的“招安”。但是我们也还必须看到作者之所以这样强调“忠”的观念,也是和他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分不开。水浒故事从口头流传到文人再创作而成书的整个宋元时代,民族矛盾居于首要地位,那时社会上普遍的要求是坚决抗击侵略,反对投降。明代进步思想家李卓吾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在他的《忠义水浒传叙》里说:“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所谓“愤宋事”,就是愤恨宋代统治者不肯联合两河义军抗击侵略,导致亡国的惨祸。所以在我们指出作者忠君思想的极大危害时,还应该具体考虑到这个历史的因素。
其次说到“义”。小说中所具体描写的“义”,比之《三国演义》有很大不同,具有新的内容,它主要是指一种被压迫者之间的相互帮助的关系。“义”与“不义”,很大程度上是指是否同情与支持被压迫被剥削者,是否参加与坚持革命反抗。从小的方面来说,鲁智深打抱不平,行的是“义”,李逵误信人言而要杀宋江,讲的也是“义”;就大的方面说,东溪村七星小聚义,就是为了夺取生辰纲的不义之财。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则是表现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而七十一回梁山英雄大聚义,更是为了有力地打击封建统治者,实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政治目标。当然小说中的“义”,有时也被写成一种没有任何政治原则的私人之间的情谊。这在武松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品自始至终把“义”放在“忠”和“孝”之下,使“义”服从于“忠”“服从于“孝”。梁山泊的“忠义堂”是“忠”居于“义”之上,孝义黑三郎宋江碰到“义”和“孝”发生矛盾时,是重“孝”而轻“义”,大闹清风寨后宋江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2题:

水浒传中大闹忠义堂的人是()


正确答案:李逵

第3题:

《水浒传》的忠义观


正确答案: 义可以用官逼而民结义造反,忠可以用效忠朝廷国家来概括。作者本意是想两者兼顾,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虽然他在理性上认为这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描写中却反映出依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调节机制,贪官无法肃清,因此效忠亦无法实现这一悲剧的必然性。

第4题:

侯会先生从哪几个角度来探讨《水浒传》的主题()

  • A、农民革命的角度
  • B、忠义的角度
  • C、愤书
  • D、评书

正确答案:D

第5题:

试述《水浒传》的女性观。


正确答案: 《水浒传》所写人物有七八百,其中女性不到九十人,从数量比例来看是较小的;然而作品却通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反映了特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作品思想内容,映衬了女性形象的思想性格,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但该书有关女性的描写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妇女观,却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识。    
封建理学认为妇女改嫁就是失节、失贞。然而,《水浒传》关于改嫁问题却是比较开明的,并不赞成那种残酷地摧残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守节行为。这从“一丈青”扈三娘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如果从封建礼教的观点来看,一丈青简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梁山好汉杀了她的父亲和哥哥,而她却认宋江的父亲为义父,这已经是不孝了;而后在宋江的撮合下同王英结合,她应该“不从”才能表现她的节烈,因为她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祝家;祝彪死了,她就应该为之守节,这才是“天理”所容许的,否则便要背上“不贞”的罪名。但是,《水浒传》却完全不是这么认为的,宋江成全一丈青的婚事,不是违背封建理学的罪人,而是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功臣。对这一对英雄夫妻的结合,作者是热情歌颂和赞美的,这种重视人的天性,同情和容许妇女改嫁的观点,较之“灭人欲”的封建理学是一大进步,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所产生的新的思想意识。
可以看出《水浒传》不仅反对这种片面的贞操观,而且对于男女之间的结合也有自己崭新的看法,流露出妇女婚姻自由的观点。   
另外,《水浒传》在叙述英雄好汉的壮举之间,也常穿插一些夫妻、家庭、爱情生活的描写,不仅使作品张弛有致,增加了艺术性和可读性,也表现出了作者较之当时先进的妇女观。    作家对妇女的尊重还体现在对妓女的描写上。如写李师师才色过人、热情大方,理解、同情梁山好汉,甘愿冒险接受“招安”信息的传递任务等都显示了她的喜人之处,而灯红酒绿的生活及对燕青的“嘲惹”、对大包金银的收受也都在表明她的身份。这种客观描写,本身就说明了作者与封建理学相冲突的妇女观。
女英雄是《水浒传》妇女描写的重点及妇女思想的重要载体。《水浒传》难能可贵的将扈三娘等三位女性列入着力表现与赞美的一百零八将之中,让她们与男子一道“替天行道”,平起平坐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又从叛逆与进步的一面凸显了作家的妇女思想。     
应该看到,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超越时代的同时,也必然受到时代思想意识的束缚。《水浒传》在具有先进妇女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儒家妇女观的影响。作者在写出封建礼教戕杀人性的同时,却也体现了对女性的贱视、不理解和视女人为祸水的思想。这一点可从作者对几名所谓“淫妇”被杀的原因的看法上略见一斑。
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城市妇女。在《水浒传》中她们被描写为不遵守妇道、寡廉鲜耻的淫妇,她们的被杀是替天行道、维护道德的必然结果。
只要冷静地去阅读作品,就会发现这些“淫妇”大都是因为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实现,才会背离不遂人意的婚姻去偷汉的。应该说,这种罪过在于“窒息一切独立感情”的社会,而不是这些妇女。作者将她们的死归于违背贞节操守无疑仍是受到封建礼教影响所造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作者矛盾的妇女观。
造成《水浒传》妇女观矛盾复杂情况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点:
第一,宋元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
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盛。这些必然直接、间接地影响到这部主要反映市民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中如宋江与阎婆惜、史进与李瑞兰等实际上都是纯粹的金钱交易,即使是与妓女之佼佼者的李师师合作,也免不了先送上一盘金银。
第二,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知识分子地位变化的影响。
宋代文人生活宽松,私人书院大兴,儒释道的并重,又使得政治思想较为活跃。北宋妇女改嫁、离婚在社会舆论上也没有太多的非议。元代对宗教兼收并蓄,进一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传统束缚。另外,元代文人常与女演员共同创作同台演出杂剧;而且元代剧团带家族性质的不少,也使妇女有演出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这一切对文人的妇女观也不能不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唐代以前的叙事性作品,主人公多为才子佳人,下层妇女并不多见,唐传奇中妓女开始占一定的比例。自宋代起,话本小说中市民女性不仅较多的涌现,而且表现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思想性格。元杂剧中更多的下层妇女登上了舞台。《鲁斋郎》之于林冲夫妇一段、赞扬妓女智慧尊重妓女人格的作品之于李师师的描写等,都可以从中看出某种启发影响。
第四,作者自身思想发展变化的结果。
作家的思想不是简单划一、而是充满矛盾的。这些矛盾必然会反映到他的作品中来。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会使作者受其影响启发自己的思维,表现出一些进步的、开明的、反传统的观点,如《水浒传》中对妇女婚姻自由的同情等;但作者本身也必会受到时代思想的束缚,或多或少的还存有落后的思想,如书中对女子贞节观的维护等。

第6题:

《水浒传》又名(),一般简称《水浒》

  • A、《忠义水浒传》
  • B、《梁山泊传》
  • C、《梁山泊忠义传》
  • D、《梁山泊英雄传》

正确答案:A

第7题:

《水浒传》中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是()。

  • A、晁盖
  • B、卢俊义
  • C、公孙胜
  • D、宋公明

正确答案:D

第8题: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在繁本*系统中.今知最早的是高儒的()中记载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正确答案:《百川书志》

第9题:

《水浒传》中宣扬忠义思想的情节表现为()

  • A、改“聚义厅”为“忠义堂”
  • B、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 C、九天玄女教诲宋江
  • D、梁山义军攻打方腊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