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李斯特以历史事实证明:自由贸易政策只对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有利,而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有害。经济先进国家在发展之初也曾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过保护关税政策。
2、他力图从理论上在证明,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因而各国间的经济发展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不能适用于每个国家,应以“国家经济学”代替。
3、“国民生产力”理论是他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4、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当是的德国和美国正处在需要保护关税的农工业时期。
5、提出了农地制度论,提倡推行中等规模的农场经营,以形成中产阶级的农民6提出了保护关税的核心政策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


正确答案:李斯特的经济理论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其理论核心是生产理论;政策核心是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方法论立场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这些思想表现为:
1.他以历史事实证明:自由贸易政策只对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有利,而对经济后进国家有害。他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之初也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过保护关税政策。
2.李斯特力图从理论上证明:各国间的经济发展没有共同规律可循,因为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不同。他认为,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学”无视各国的民族特点,不能适用于每个国家,因此,应以“国家经济学”来代之。李斯特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已高度发达的英国资本主义同暂时落后的德国资本主义之间的民族斗争。他的国民经济学事实上包含双重意义:即从历史发展观点和从时间上展开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根据一定历史阶段下的“国民共同体”提出了著名的“国民生产力”理论。
3.国民生产力理论是他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主张国民经济学应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而发展生产力又主要依靠国家,不能搞“个人主义理论”。他同时认为i,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其自身的分工、协作和协调为条件。4.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李斯特认为历史证明各国经济发展都先后经历五个阶段:原始为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5.农地制度论。李斯特在其著作中,使其“国民生产力”论和国民经济中农、工、商业保持协调发展的主张相联系,提倡推行中等规模的农场经营,以形成中产阶级的农民。他认为,这是现代国家的新式市民,可避免由于土地细分而使东方式的绝对专制主义复活。
6.保护关税的核心政策主张。他认为,保护关税虽然使价值有所牺牲的,但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他的保护关税政策并非一般反对自由贸易,实行闭关自守。他是把保护关税作为促进和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2题:

李斯特政策主张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发展生产力的政策问题

第3题: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主张是()

A、重金主义

B、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超保护贸易

D、自由贸易论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正确答案: 供给学派的理论特点是强调供给效应,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其主要理论观点是:
①否定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主张恢复萨伊定律。
②反对高额的边际税率,力主减税、增加供给。
③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加强市场调节。
④认为应在刺激供给的同时,实行限制性货币政策。供给学派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1)减税。滞胀的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引起的不利的供给效应。减税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劳动供给,又可以提高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这样即可降低失业率,又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降低供给小于需求造成的通货膨胀。
(2)在减税的同时,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因为供给学派认为社会福利制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支出,从而增加了税收,产生了不利的供给效应,另一方面助长了穷人依赖政府的思想。
(3)紧缩性政策反通货膨胀也会产生不利的供给效应,结果反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反通胀的需求管理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货币供给,提高税率会减少劳动供给和资本形成,减少货币供给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这些都会减少产量,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价格水平提高。与此相反,减税和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抑制通胀。
(4)稳定币值,恢复金本位制。
(5)减少政府的管制,让企业更好的按市场经济原则行动。

第5题:

李斯特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建国后,指导中国经济运行的经济理论是()

  • A、西方经济学
  • B、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C、苏东经济学
  • D、李斯特经济学

正确答案:B

第7题:

评述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思想。


正确答案: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89——1846年)也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批评者。流行学派(斯密和李嘉图)认为经济学原理具有普适性,忽视各个国家特殊情况,忽视各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选择。而李斯特认为现实的世界由具有不同国情的国家组成,不存在一个可以对各个国家经济问题进行一般性解释的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采用历史方法的研究方法,以某一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对其经济发展进行归纳,形成理论体系,并提出有关政策。李斯特否定李嘉图等人应用抽象法建立经济学一般理论体系的努力。他认为流行学派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为唯一对象,,没有顾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李斯特认为,经济运行总是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因此不可能存在一般性的经济学,也没有普适性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特定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为基础,因此没有通用经济学而只有国民经济学。流行学派即英国经济学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由放任主张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非无条件一致。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转不能建立在对市场的依赖上,而只能建立在国家干预基础。

第8题: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
解析: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用来限制垄断企业和工会对物价和工资操纵的一种重要政策,即实行以管理工资一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 (2)人力政策。人力政策是用以改进劳动市场状况、消除劳动市场不完整性以克服失业和通货膨胀进退两难困境的一种政策。

第9题:

李斯特是法国经济学家。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正确答案: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思想是由市场自发起调节作用的经济自由主义。其基本政策主张是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他们往往把自由放任等同于“自然秩序”,认为自由就是自然的,而自然地秩序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也是绝对的和永恒的。
古典经济学的缺陷表现在:
1.经济中有许多重大的关键性理论还没有在这一体系内得到解决。包括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剩余价值等问题。
2.其理论中存在着一些混乱,合理的科学因素往往与错误的、不合理的因素并存,主要是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级和思想方法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