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比较席勒与康德的“游戏说”。

题目
问答题
比较席勒与康德的“游戏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游戏说最早是由()提出的。

A歌德

B席勒

C康德

D黑格尔


C

第2题:

康德、席勒、斯宾塞等美学家先后提出、发展了()。

  • A、游戏说
  • B、模仿式
  • C、表现说
  • D、有意味的形式说

正确答案:A

第3题:

席勒比较集中地讨论“游戏说”的著作是()。

A.《论美书简》

B.《审美教育书简》

C.《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D.《判断力批判》


参考答案:B

第4题:

比较席勒与康德的“游戏说”。


正确答案: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人类的文学艺术,从其内在的自由活动特征来看,与游戏是相通的。席勒从自己的美学观与文艺观出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见解。
席勒认为,人身上存在着感性与理性两种对立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就其理想的完整人格而言,两种冲动应是统一为一体的。而在席勒看来,在已有的人类文明中,两种冲动尚没有在人身上获得统一,常常呈现为分离状态。席勒提出,只有通过第三种冲动,才能消除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才能使自然的强制与精神的强制相互抵消,人的生存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这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
席勒所说的“游戏冲动”实际上是以美为对象的冲动。席勒认为,美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共同对象,也正是游戏的对象。席勒还指出,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理性冲动的对象是“形象”,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作为游戏冲动对象的“活的形象”指的正是审美形象,其中主要是艺术形象。
从将自由活动视为艺术的本质这一点来看,席勒的“游戏说”与康德的见解之间并无赶本的区别,但席勒的见解显然更为系统化,也更为深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席勒进一步阐述了人类“游戏冲动”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剩余精力说”。
人与动物不同,不仅有体力的“剩余”,更有超出物质需求的精神力量的“余”,正是这两种“剩余”,促使人开始了“审美的游戏”。席勒这里实际上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起源。

第5题:

游戏说与()有关。

  • A、康德
  • B、席勒
  • C、斯宾塞
  • D、罗素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与“游戏说”的创立和发展相关的美学家是()。

  • A、康德
  • B、谢林
  • C、席勒
  • D、斯宾塞
  • E、费尔巴哈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对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 A、康德
  • B、席勒
  • C、斯宾塞
  • D、黑格尔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席勒

答案:B,D
解析:

第9题:

从艺术的起源角度来理解“什么是艺术”学说,康德、席勒、斯宾塞等人提出()。

  • A、游戏说
  • B、集体无意识说
  • C、模仿说
  • D、表现说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席勒比较集中地讨论“游戏说”的著作是()。

  • A、《论美书简》
  • B、《审美教育书简》
  • C、《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 D、《判断力批判》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