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李嘉图价值理论两大矛盾的内容和主要错误。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李嘉图价值理论两大矛盾的内容和主要错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李嘉图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和最突出的代表者。他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最高峰,但其体系中也有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由于李嘉图没有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因此不能说明剩余价值(或利润)在价值规律内的合理来源。
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或利润平均化规律,或生产价格规律)的矛盾。
由于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同利润的概念,跳过了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转化过程,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矛盾。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参考答案:

(1)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看到了二者的区别,但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认为“甚或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交换价值),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这个不足。认识到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决定,指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价值标准尺度,坚持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所费劳动决定,价值大小与之成正比。
(3)批评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第2题:

评述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


参考答案: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矛盾。他虽然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看做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却从没有研究这种劳动的性质,而是把注意力几乎完全放在了价值量的分析上,把劳动只当做价值量的尺度来考察。在他看来,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由劳动时间衡量是十分自然的事,完全忽略了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由于这个原因,也由于李嘉图方法论上同时存在的缺陷,他在价值理论上遇到了两大难关,这也形成了李嘉图理论体系的两大矛盾,并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及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李嘉图体系的第一个困难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第二个困难是,等量资本,无论它们的有机构成如何,都提供相等的利润,或者说,提供一般利润率。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问题:价值如何转化为费用价格。


第3题:

简述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他对该理论作出了怎样的“修正”?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对价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说如果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就不具有交换价值。这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提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而取决于生产财富的困难和便利。李嘉图实际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他把生产商品说耗费的劳动称作绝对价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换取另一商品一定数量的能力称作交换价值。
(2)坚持价值取决于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的原理。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但不管价值怎样分割都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
(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首先,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所说的必要劳动,是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其次,考虑了不同质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如何决定价值的问题。最后,他区别了价值生产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阐明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的观点。
理解和概括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
(1)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
(2)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
李嘉图简单地、直接地把价值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这样,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等量劳动生产等量价值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矛盾的,商品的价值与其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
只有出现下列情况,商品的价值量与其生产价格才会完全一致,即各企业都把全部资本花费在雇用工人上,或它们所采用的机器及固定资本耐久程度相等,以及它们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同,这当然是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它与资本主义现实情况不符。李嘉图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发现了这两个矛盾,并着手加以解决。


第4题:

评述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正确答案: ①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价值理论的基础山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他的认识比斯密有所进步。斯密为强调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曾错误的断言没有效用的商品也具有交换价值,而李嘉图正确的指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是必不可少的。
②在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李嘉图研究了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将商品分为两类,一类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它们的稀缺性决定,一类商品是能由人类劳动来无限制的增加其数量的商品,并指出这类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③李嘉图在坚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基础上分析批判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第5题:

论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之上:(1)采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进行分析;(2)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且两国国内充分就业;(3)自由贸易在完全竞争下进行,以物物交换为形式;(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亦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同时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5)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6)一国公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为: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产品,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品,提高生产率,参与交换国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第6题:

价值理论的两大矛盾


参考答案:

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就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第7题:

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即"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第8题:

简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该理论是如何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


参考答案: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
(2)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
(3)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由于农业资本家展开竞争,竞相向地主租种土地,这个超额利润就必然转化为地租,而归地主所有。
李嘉图考察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不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地租。第二种情形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同等资本和劳动所形成不同的劳动率而产生的地租。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互间数量的变化上,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对立。
(1)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之间的对立,因为工资和利润反方变化。
(2)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对立。因为地租上涨,是粮价上涨的结果,而后者又会引起工人的名义工资上升,从而使利润下降。
(3)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是矛盾的,因为粮价上涨使地租上升的同时,不仅资本家的利润下降了,而且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有所下降。


第9题:

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私密的国际分工的理论。
李嘉图认为,当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不等,甲国生产任何商品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输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都可以节约劳动使各国的资本和劳动都用在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使之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

第10题: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矛盾及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嘉图把商品生产看成是永恒的,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质的研究。他甚至断言一个人为自己生产供本人使用的消费品也具有价值。他不理解为什么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要表现为价值,劳动时间要表现为价值量,不能真正理解价值所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另外李嘉图在价值理论方面遇到了两大难关。第一个难关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二个难关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第一个难关产生的原因是李嘉图没有弄清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每天都在大量进行,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交换,把这些交换看做例外现象是错误的。只有资本与劳动对立,而不与劳动力对立,这个难关是绝对难以跨越的。只有工人出卖的劳动,被劳动力概念所代替并得到论证之后,这个难题自然迎刃而解。第二个难关产生的原因是李嘉图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