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意识是如何觉醒的?有何表现?

题目
问答题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意识是如何觉醒的?有何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有()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孙中山


参考答案:A, B, C, D

第2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  )


答案:错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3题:

中华民族就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正确答案:C

第4题: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第5题: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意识是如何觉醒的?有何表现?


正确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第6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爆发的()人民抗英斗争,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参考答案:三元里

第7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是怎样觉醒的?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③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某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一般都反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①严复,1895年在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1898年翻译出版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②康有为.1898年4月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③孙中山1894年"月创立革命团体一一兴中会,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8题: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D.中法战争爆发后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教授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鸦片战争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 D、抗战时期的民族意识觉醒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的原因有()

  • A、腐败的社会制度
  • B、综合实力的落后
  • C、帝国主义列强的强大
  • D、民族意识的未觉醒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