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单选题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其高超的外交艺术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雅尔塔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题目
单选题
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其高超的外交艺术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这一原则是在( )。
A.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 1955年万隆会议上


答案: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 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 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第2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答案:A
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 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 “万隆精神” 的形成。新中国在这两次会议中均发挥了大国应有的影响力。故选.A项。“一超多强”的国 际格局形成的时间大体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B、C项时间明显不符;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 义阵营的会议,故D项错误。

第3题:

()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中国政府中国派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规模最大的代表团(40多人),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会议,并在会议文件上签了字,承诺要与各国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A、1945

B、1969

C、1972

D、1976


参考答案:C

第4题:

1954年,()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 A、周恩来
  • B、毛泽东
  • C、陈毅
  • D、刘少奇

正确答案:A

第5题:

197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了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对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进行访问,这是“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科技界派出的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当时代表团团长是()。

  • A、贝时璋
  • B、吴有训
  • C、朱光亚
  • D、钱三强

正确答案:A

第6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髙,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举行。下列关于这次会议及这一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B.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C.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论坛
D.我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A,C,D
解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 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论坛,成立于1989年,我国于1991年加入该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ACD项说法正确。

第7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进人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下列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是()。
A.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答案:B,C,D
解析:
1971年10月25日,第26界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I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项正确。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CD两项正确。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赴苏访问,并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A项错误。

第8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为此,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外交工作布局?( )
大国是首要 B.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C.周边国家是关键 D.多边是舞台


答案:B,D
解析: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应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要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推动 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角边国家 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公共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BD说法正确。

第9题:

第10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


正确答案: 袁伟民。

第10题:

1949年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开始举行谈判。

  • A、重庆
  • B、南京
  • C、北平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