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中国七大古都的区位和选址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七大古都的区位和选址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的“七大古都”中有三个古都位于同一个省,这个省是( )。

A.河南省
B.山西省
C.陕西省
D.江苏省

答案:A
解析: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表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建筑有着特殊的影响。我国曾作为国都的城市数以百计,最著名的有七个,号称“七大古都”,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其中安阳、洛阳、开封均在河南省,西安在陕西省,南京在江苏省,杭州在浙江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题:

我国的七大古都是指()和安阳。


正确答案: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

第3题:

中国七大古都是安阳、西安、_______、_______、南京、杭州、北京.其中分布最多的省是_______省.


正确答案:
12.洛阳 开封 河南

第4题:

七大古都指的是:()、()、()、()、()、()、()。


正确答案: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安阳;杭州

第5题:

中国七大古都中最古老的是()。

  • A、西安
  • B、洛阳
  • C、安阳
  • D、南京

正确答案:C

第6题:

我国七大古都中最早的古都是()。

  • A、南京
  • B、开封
  • C、西安
  • D、安阳

正确答案:D

第7题:

在我国的七大古都中,()作为古都的历史最早。


正确答案:西安

第8题:

简述五大、六大、七大文明古都的划分。


参考答案:

(1)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2)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
(3)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


第9题:

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南京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中国七大古都的区位和选址特点。


正确答案: 汉长安:渭水之南,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未央宫,长乐宫位于龙首原上,地势最高;向北靠近渭水地势渐低布置着北宫,桂宫,明光宫以及市场和居民的闾里。
北魏洛阳:北倚邙山,南临洛水,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用水主要依靠谷水。
南朝建康: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中山。地处丘陵区,多起伏,有秦淮河贯穿于城南,青溪流于东,玄武湖卫于北。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作用。
隋大兴和唐长安:隋文帝时在汉长安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建都。城东南角原有曲江,改作芙蓉园,围入城内,引黄渠水注曲江池。城西南角地势低下,为使此地形势和曲江一带高地相平衡,建造了庄严寺。唐长安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由东北移至大明宫。
宋东京: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由一个州治扩建而来,规模小,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其中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元朝时弃旧城将都城北移,南北二城并存: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近便。明朝时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至此,改大都为北平。将旧城北面约五里宽放弃,以缩小城框;城墙南移一里余,加建五府六部。清时规模没有再扩充,平面轮廓不再改变。
明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处,地形复杂。新城避开了整个旧城,在它的东侧富贵山以南建造新宫,又将旧城西北广大地区围入城内,供军队建营驻扎。地势平坦,中间横亘着燕崖湖,北倚富贵山,南有秦淮河,西边紧靠市区,便于利用旧城原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