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洋务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及其管理发展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洋务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及其管理发展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洋务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及其管理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洋务派能顶住顽固派官僚的反对,突破封建教育的樊篱,率先引进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办起我国第一批新式学堂,不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的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第2题:

洋务运动中对促进中国近代化影响最大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选派留学生出国


参考答案:B

第3题: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式学堂,可以看作是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A.“废科举,兴洋务”
B.“办洋务,兴学堂”
C.“废科举,兴学堂”
D.“废私塾,兴学堂”


答案:C
解析: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故选C。

第5题:

京师同文馆的意义在于(  )

A.洋务学堂的开端
B.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C.学习西方从观念到实践
D.以上综合

答案:D
解析:
京师同文馆的意义在于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学习西方从观念到实践。

第6题: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主要依据是()

A.创办了军事工业

B.创办了新式学堂

C.创建了海军

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中国近代教育的标志是(  )

A.洋务教育的兴起
B.新式学堂的创办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
洋务教育打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大门,兴办新式学堂。

第8题:

创办新式学堂时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洋务运动掀起的洋务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作用不大。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自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受农民革命运动冲击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两派——顽固派与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出于“自强”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即洋务运动,其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教育从此起步。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转变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洋务学堂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设上海方言馆,1864年广州同文馆等,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第二类,军事学堂,主要有1866年福州福政局附设船政学堂,训练水师人才,1881年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第三类,技术学堂,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械学堂,1866年福州福政学堂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的人等,培养会使用、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洋务学堂的兴办、幼童留美,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中国展开了全面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步。因此,抹杀洋务教育的历史作用是错误的。

第10题: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
解析:
学堂乐歌。是指20世纪初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一般是指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上所唱的歌曲。学堂乐歌主要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等。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五线谱和西方知识;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乐歌运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