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题目
问答题
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参考答案:

1、关于艺术的本质,柏拉图提出了理式论摹仿说。他认为存在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第一性的)、感性的现实世界(第二性的)和艺术世界(第三性的)。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2、关于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柏拉图把灵感的源泉归于“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
第10/14页
式世界的回忆。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
3、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责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第2题:

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 )提出了“净化说”。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古希腊著名的文艺理论作品《文艺对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柏拉图

D、拉康


参考答案:C

第4题:

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了“净化说”

  • A、柏拉图
  • B、贺拉斯
  • C、亚里士多德
  • D、康德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柏拉图对文艺的功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反对诗歌的柏拉图其实是一位诗人,懂诗,爱诗,对文艺的教育功能有清醒的了解。但是,就是因为了解,所以才将文艺视为洪水猛兽。要求文艺“不仅能引起快感,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果”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批评古希腊文艺,一是亵渎神灵,丑化英雄;二是摧残理性,迎合低劣的人性,成为“感伤癖”与“哀怜癖”的温床,滋养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这种对文艺本性的基本看法,导致了柏拉图对文艺对人生的消极作用,这是他对文艺的社会功能的主导性观念。

第6题:

柏拉图提出了()、()两大文艺政策。


参考答案: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

第7题:

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净化说”的是( )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艺术鉴赏的相关内容。“净化说”是西方著名美学理论之一,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悲悯和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获得无害的快感,从而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

第8题:

"寓教于乐"是(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


参考答案:C

第9题:

亚里斯多德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本质的?
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
1、文艺的本质是世界的一种摹仿。
2、文艺作为模仿是创造性的,不是对对象的单一和简单的复制,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消极的。创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可以模仿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艺的模仿可以“比生活本身更美”;艺术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文艺作为模仿是真实的:艺术所模仿的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是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相对来说,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是较为客观与积极的。

第10题:

怎样正确理解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正确答案:毛泽东在《讲话》中,从当时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现状出发,十分重视文艺同政治斗争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影响于政治”。他并且特地解释道:“我们所说的文艺服务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是不能因此就鼓吹“疏远"政治,脱离政治,甚至企图凌驾于政治之上。我们的文艺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应当也为人民的政治、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这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文艺也必须坚持这思想基本原则,而不能背离它,更不能反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