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填空题明朝时期三卫蒙古人是指()、泰宁和福余。

题目
填空题
明朝时期三卫蒙古人是指()、泰宁和福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朵颜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教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是同时存在的吗?

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是同时存在的吗?他们都是太监吗?


锦衣卫不是太监
不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时建立东厂,明宪宗时设西厂,锦衣卫由皇帝亲军侍卫组成,东厂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
有同时存在的时期,建立的时间各不一样。锦衣卫属于军队系统,类似于御林军,不是太监。东厂、西厂管事的是太监,跑腿的不一定全是太监。

是同时存在的,分工不同,建立的时间不同,东厂,西厂的头目多由司礼太监充任,爪牙不会是太监,至于锦衣卫原为内廷的御林军,皇帝的卫队,锦衣卫的长官为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
厂卫,明朝内廷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东、西厂或大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厂与卫职权基本相同,但锦衣卫为外官,奏请需用奏疏,不如东厂等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大于卫。锦衣卫侦伺一切官员,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由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整套侦察特务机构体系。厂卫均可不经司法机关,直接奉诏受理词状,逮捕吏民,用刑极为残酷,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东厂,官署名。明成祖时期为清除建文帝余党和体察民情,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宦官提督但任。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宦官干政之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西厂,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西缉事厂(简称西厂),由大宦官汪直提督厂事,其权势超过东厂。汪直以西厂为据点,勾结一些朝官结党,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威势倾天下。西厂特务侦缉各地,引起朝野反对,后被迫撤销。明武宗时大宦官刘瑾专权,又恢复西厂,后刘瑾倒台被凌迟后又被撤销。


  大内行厂,官署名。明武宗时大宦官刘瑾专权,乃设大内办事厂,即大内行厂,简称内厂,由其亲自统领,比东厂、西厂尤为酷烈。武宗以前,厂、卫分立,更迭用事。此时,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党谷大用,锦衣卫指挥史石文义,皆刘瑾死党,以致厂、卫合势,特务遍天下,并创立重刑,令官吏军民谈虎色变,人们视宦官如虎狼。明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以谋反罪被杀,西厂、内行厂被撤销。


  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


  明朝的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驻有分支机构,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区的锦衣卫桥大街和以前的锦衣卫桥,就是当初这些特务机构的所在地……当初众多大内高手大明特工横行天津城。


  提起特务,很多人都会想到从事秘密工作、刺探军事情报的神秘人物,其实,在明朝时期,特务可是个公开的人物,当时的特务人员一般都出自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锦衣卫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专有军事特务机构,其全名为“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所创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
靖难起事夺位的明成祖,以武力非法夺取了建文帝金陵朝廷政权,社会异议纷起。永乐十八载(1420年),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动力量,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衙门。
西厂即明朝官署名。即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锦衣卫都不是太监,而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锦衣卫拨给,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

西厂的成员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并不是太监,但太监汪直,谷大用曾任其提督。西厂在刘瑾被诛后就消失了。

第2题:

20世纪40年代,被辽宁和内蒙古人民誉为[双枪女司令]的蒙古族女英雄是()。


参考答案:乌兰

第3题:

正统七年(1442),明朝设建州左卫、 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

第4题:

明朝时期的“嘉靖三大家”分别是谁?


正确答案:明朝时期的“嘉靖三大家”分别是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

第5题:

关于明朝时期的厂卫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一大弊政
B.“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C.厂卫机构属于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
D.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和恶性发展的产物

答案:A,B,D
解析:
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但是在皇帝的纵容下,由宦官操纵,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享有侦查缉捕、监督审判、法外施行等种种司法特权。

第6题:

明朝时期三卫蒙古人是指()、泰宁和福余。


参考答案:朵颜

第7题:

我国明朝时期专有军政特务机构是什么?()

A.侍卫

B.刑部

C.锦衣卫

D.亲军都尉府


参考答案:C

第8题:

明朝时期,隶属于中央的“三司”是指()

A.指挥使司

B.按察使司

C.通政使司

D.布政使司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是宣政院,而不是刑部
B.明朝厂卫“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法外酷刑致死不负任何责任
C.明朝的三法司是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D.清朝的文字狱比明朝尤甚


答案:A
解析:
解析:A项错在: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是刑部,而不是宣政院。

第10题:

在明朝时期的厂卫制度中,特务机构“锦衣卫”设立于()。

  • A、元世祖
  • B、明太祖
  • C、明神宗
  • D、明成祖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