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问答题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初期、中期、后期的土地立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初期、中期、后期的土地立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农民主政权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

A.组织立法

B.经济立法

C.土地立法

D.劳动立法


正确答案:ACD

第2题: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实质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C.三三制的政权
D.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

答案:B
解析:

第3题:

由消灭封建剥削改为减弱封建剥削程度和减租减息为中心的土地立法原则确立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解放战争人民民主政权时期

D.建国以后


正确答案:B

第4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
(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
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5题:

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初期、中期、后期的土地立法。


正确答案:(1)土地法规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至1931年)的土地法
这一时期的土地立法主要是《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上述法规在毛泽东影响指导之下制定而成,其基本立法思想正确,但由于缺乏经验,也存在一定错误。
②土地革命中期(1931年至1934年)的土地法
这一时期的土地立法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为代表。它适用时间最长,受“左倾”思想干扰很大,错误严重。
③土地革命后期(1934年至1937年)的土地法
这一时期的土地立法以共和国《土地政策新的改变》为代表,并发布《关于改变对富农的策略》及《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排除“左倾”干扰,使立法走入正轨。
(2)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这一时期土地立法的内容主要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土地、财产分配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土地所有权等方面的内容。其意义在于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探索土地革命路线积累了经验。

第6题:

下列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立法有( )

A.《井冈山土地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答案:A,B,D
解析:
《中国土地法大纲》属于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的立法。

第7题:

(  )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奠定了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基础。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解放区民主政权时期
D.建国初期


答案:A
解析:
解析: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奠定了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基础。

第8题:

工农民主政权初期的土地立法有( )。

A.《井冈山土地法》

B.《闽西土地法》

C.《土地暂行法》

D.《中华苏维埃土地法》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工农民主政权最具代表性的土地立法是()。

  • A、《井冈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 (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
(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
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