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名词解释题周代“十二律吕”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周代“十二律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的纪月方法叫()

  • A、四季
  • B、月建
  • C、律吕
  • D、年号纪年
  • E、星岁纪年

正确答案:B

第2题:

周代“十二律”由低音至高第三个乐律的名称是()

  • A、林钟
  • B、蕤宾
  • C、太蔟
  • D、仲吕

正确答案:C

第3题:

周代“十二章纹饰”中寓意取其忠孝的是()

A.藻

B.山

C.宗彝

D.粉米


参考答案:C

第4题:

南宋律学家()在《律吕新书》中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


正确答案:蔡元定

第5题:

周代“十二章纹饰”中寓意取其忠孝的是()

  • A、藻
  • B、山
  • C、宗彝
  • D、粉米

正确答案:C

第6题:

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正确答案: “十二章”是古代帝王服装上的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十二种图案,从西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采用。
“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做绘(是将它们画在衣服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稀绣(是将它们绣在衣服上)。日为圆形中间饰鸟;月为玄月,汉代后圆形中饰蟾蜍或玉兔;星星辰多以北斗七星表示。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汕为山形,取其镇,取其人所仰,也具有能兴雷雨的意义。龙,取其变;华虫,做雉形,意为华丽的鸟,取其文。
宗彝,即虎,仰鼻岐尾,是一种智兽。藻,即水草,取其洁。火,作火字形,取其明。粉米,作谷粒形,取其养。黼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的意义,也有君臣离合的意义。总之,“十二章”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第7题:

()为明皇室子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


正确答案:朱载堉

第8题:

“十二律”是()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

  • A、周代
  • B、春秋战国
  • C、汉代

正确答案:A

第9题:

《正韵》:“律吕万法之所出,故法令谓之()。”


正确答案:

第10题:

律吕谱


正确答案:相传早在开元年间已有此种乐谱,宋人赵彦肃传谱的风雅十二诗即用此谱。谱中用十二律名表示旋律音高,以一字一音的格式将律名的首字标在歌词的每一字的右下方。载有关雎等12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