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题目
单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西方所起的作用和希腊人在中东所起的作用相似。”这种相似的作用指的是(  )。

A.军事征服
B.外交往来
C.制度建设
D.文化传播

答案:D
解析:
希腊人在中东主要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而罗马人通过武力征服,扩大疆土,把城市文明连同它的相关制度扩展到了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因此本题选D。

第2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 B、军事因素
  • C、技术因素
  • D、政治因素

正确答案:A

第3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特点有:典范性、()、当代性


参考答案:整体性

第4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B、专制王权强大
  • C、个人观念淡漠
  • 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正确答案:D

第5题: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

  • A、宗法制度
  • B、分封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
  • D、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C

第6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l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斯塔夫里阿诺斯笔下“帝国结构”的核心部分应该是()

  • A、郡县制
  • B、法家思想
  • C、专制集权制度
  • D、秦律

正确答案:C

第7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
  • B、商
  • C、周
  • D、秦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全球历史观”是由( )最先提出的。


A.巴勒克拉夫

B.马克思

C.斯塔夫里阿诺斯

D.斯宾塞

答案:A
解析: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审视自“二战”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建议重新定义欧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理论.并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76年)一书中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历史观”。

第9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 B、五四运动
  • C、五卅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