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

判断题在浇筑大深度混凝土时,为防止在钢筋底面出现沉淀收缩和泌水,形成疏松空隙层,削弱粘结,对高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分层浇筑或二次浇捣。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在浇筑大深度混凝土时,为防止在钢筋底面出现沉淀收缩和泌水,形成疏松空隙层,削弱粘结,对高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分层浇筑或二次浇捣。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进行构支架及设备基础浇筑时,混凝土应水平分层浇筑,较大基础可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宜控制在500mm以内,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
斜面

第2题:

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第96页10.4.9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A、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 B、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 C、浇筑时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或砂浆浇筑密实的措施。
  • D、预制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预制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分层离析,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0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有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浇筑应注意的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平卧重叠法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浇筑
  • B、在空心板的筒模周围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使筒模不致移位,并应特别注意防止筒模上浮
  • C、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和I形梁时,应先浇筑其扩大部分并振实,再浇筑其上部腹板及翼缘板
  • D、预制构件的底模板应按图样要求设置预拱度

正确答案:A

第5题: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流程是()

  • A、孔道灌浆→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
  • B、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孔道灌浆
  • C、浇筑混凝土→张拉钢筋→孔道灌浆
  • D、浇筑混凝土→孔道灌浆→张拉钢筋

正确答案:C

第6题:

扩展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正确的是()

  • A、基坑验槽清理同刚性基础,垫层混凝土在基坑验槽后应立即浇筑,以免地基土被扰动
  • B、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
  • C、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10~15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 D、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h,待其初步获得陈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以下关于混凝土浇筑做法错误的是()

  • A、清水混凝土浇筑前应保持模板内清洁、无积水
  • B、门窗洞口宜从两侧同时浇筑清水混凝土
  • C、竖向构件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
  • D、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应大于40mm

正确答案:D

第8题:

对于高大混凝土构件,为防止混凝土松顶,浇筑至顶部时,宜采用( ),如有泌水现象,应予排除。

A.二次振捣
B.二次抹面
C.重复振捣
D.喷洒缓凝剂
E.分层减水

答案:A,B,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118-P122
随浇筑高度的上升分层减水。混凝土浇筑至顶部时,宜采用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如有泌水现象,应予排除。

第9题:

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对竖向构件混凝土不宜超过3m
  • B、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不能用于结构浇筑
  • C、分层浇筑时间隔不应超过混凝土终凝时间
  • D、严禁雨天浇筑混凝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应()。

  • A、分层浇筑成型
  • B、两层浇筑成型
  • C、一层浇筑成型
  • D、一次浇筑1米深度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